爱尔兰本来是个独立的国家,可英国强大起来后,慢慢的向其渗透,直到1801年英国将爱尔兰划入英国版图,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后来爱尔兰人闹独立,其中有42个州独立了,成立了爱尔兰共和国。
英国人一看,木已成舟,于是爱尔兰脱离之后,英国把国名改成了现在的“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爱尔兰独立的时候,不带上北爱呢,怎么会偏偏把北爱留给了英国?
说起来,并不是爱尔兰抛弃了北爱,相反,爱尔兰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统一全岛,可无奈,实力不济。
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虽然在一个岛(爱尔兰岛)上,但是这两地的人民是不同的。
由于爱尔兰岛离英国本土近,因此,在完全占领爱尔兰后,英国本土人民不断地向爱尔兰移民,特别是爱尔兰兰北部的阿尔斯特省成为移民的主要移居地。
在人口比重方面,移民而来的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爱尔兰的当地人。这些移民奠定日后北爱尔兰的新教徒人口的基础。
自从爱尔兰被吞并后,其实就一直存在着独立倾向,再加上英国对爱尔兰的不平等经济待遇,使得爱尔兰独立运动高起。但因为当时英国太过强大,爱尔兰的诉求一直被压制。
然后,1916年,爱尔兰的复活节起义后,彻底点燃了“爱尔兰独立战争”。
这个时候,一战刚刚结束,英国尚在恢复中,国民反战情绪也极为强烈,加上爱尔兰人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最终迫使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做出让步。
之后呢,北部阿尔斯特省中的6郡成为北爱尔兰,留在了英国。而爱尔兰成立了“自由邦”,后又建立共和国,1949年4月18日英承认爱独立。
但北爱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么多年以来时不时的就闹一下,可惜当地人已经不占多数,而且英国也越来越重视,北爱也有很大的自治权。因此,也顶多风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