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墓多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创始人
2025-07-03 05:01:47
0

在我国2000多年的王朝更替中,若论繁荣程度,明朝一定名列前茅,而作为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疑问的最好回应。

如此传奇的皇帝,不仅为世人所敬重,离世后,其陵墓也受到了后世皇帝严密的保护,历经600年的岁月洗礼,虽然许多木质建筑物已然不复存在,但其地下墓宫却依然完好如初,不曾受到盗墓者的洗劫。

乞丐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人。若用现代人的话来形容他的一生,那大概就是逆袭爽文小说中男主般的存在了。

其实在古代众多的开国皇帝中不乏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努力拼搏,从而逆天改命者,但能从乞丐和尚到开国皇帝,一步一步登上那至尊之位的,大概唯有明太祖朱元璋了。

公元1328年10月21日,在一个偏僻的农村里,朱元璋出生了,因其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得名朱重八,直到日后与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成婚后,才改名为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锐利玉器。

公元1343-1344年,旱灾、蝗灾与瘟疫先后席卷濠州,朱家本就一贫如洗,接连不断的天灾于这个生存艰难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导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与大哥先后离世。

可悲的是,此时家中不仅没有买棺材的钱,还因为死去的人太多,他们甚至都找不到一块坟地安置亲人,幸亏好心的邻居施以援手。将父母与大哥安葬后,为了生存,朱元璋与仅剩的亲人挥手告别,分头逃难。

乱世之下,朱元璋无处可去,只得入了皇觉寺,剃度出家。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当地闹了饥荒,寺中粮食有限,住持迫于无奈,只好将寺内和尚都遣去云游化缘,17岁的朱元璋开始了三年的流浪生涯。

他边走边乞讨,一路途径合肥、河南、汝州等地,领略了各地风土人情,看遍了各式民间疾苦,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三年的云游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时正值元末时期,民间起义接连不断,频繁的天灾本就让农民们疲于奔命,元朝掌权者却不顾百姓死活,依然实行高压政策,欺压剥削民脂民膏。

忍无可忍的农民们终于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起义军,因其士兵均头裹红巾,因此被称为“红巾军”,如定远县的郭子兴便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在25岁那年投入郭子兴麾下,凭借着聪明才智与奋勇拼搏,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将其养女嫁予他,自此之后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虽然表面上由其子郭天叙继承其元帅之位,实际上由于这支队伍多为朱元璋所招募,且相较郭天叙,显然是朱元璋更为智勇双全,具备领导才能,因此他成为了真正的主帅。

朱元璋赏罚分明,治军严厉,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不久便自立门户,做了元帅,此后数年间不断网罗人才,扩大自己的军队。

公元1367年,朱元璋举兵北伐,推翻了元朝,并于1368年于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自此开启了明朝长达276年的统治,其在位时期也被称为“洪武之治”。

三十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皇宫薨逝,享年71岁,结束了其跌宕起伏、辉煌精彩的一生。

无人敢盗的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始建于公元1381年,耗时30余年方才完全建成,占地170余万平方米,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帝陵之一,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公元1382年,马皇后去世后便葬于此处,因其谥号“孝慈”,且主张“以孝治天下”,故定名为“孝陵”;16年后,朱元璋崩殂,与其合葬,因此明孝陵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夫妻合葬陵墓。

历史上很多皇帝的陵墓都难逃盗墓者的毒手,但明孝陵却不曾遭逢厄运,600年来无人敢盗,究其原因,大概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当权者的全力保护

在明朝期间,作为开国之君的陵墓,明孝陵始终被重兵把守,建文帝继位后便设置了孝陵卫与神宫监驻守,专职守陵,每五年考核一次,末位淘汰。这一守便守了200多年,直到明朝覆灭。

清军入关后,在占领南京,接管明孝陵后,为了更好的笼络人心,掌权者便安排了士兵专门守卫。

据史书记载,康熙在位时曾下令禁止砍伐陵寝四周的树木,并多次祭拜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亲笔御题“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刻于石碑之上。

康熙皇帝此举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是表达了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以及对大明王朝的认可,有利于加快满、汉两族文化融合的步伐,笼络人心,从而稳定清朝的统治。

此后,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亦每一次都会前往明孝陵祭拜,嘉庆帝、道光帝也都谨遵先祖嘱托,尽心守护。因此,在清朝统治的近300年间,明孝陵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时间推至近代,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解放后的新中国,由于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当权者对其也是极尽保护之能事。

可以说600多年间,各个阶段的掌权者对它的尽心保护从未间断,使得盗墓者有贼心也没贼胆,不敢对其下毒手。

2、依山而建,难以盗掘

明孝陵遵循旧制,依山而建,工匠们横向挖掘,掏空山体,形成玄宫,使得地宫巨石环绕,在工程上虽然难度大、耗时久,但较之一般陵墓更为坚固,除非运用大量火药,否则不可能打开地宫。

除了有巨石环绕外,明孝陵上层还铺设有大量的细沙与鹅卵石,其作用有二,一是排水,二是防盗。即便盗墓者用足够多的火药强行炸开陵墓,流淌的细沙与鹅卵石也会将盗洞堵住,将盗墓者拒之门外。

既然火药行不通,那么墓道便成为了进入地宫的唯一方式。但墓道不是这么好找的,按照常理,通道本该设立在地宫的中间位置,但明孝陵不是,经过现代仪器的探测,它的墓道偏向一边,古时的盗墓者没有精密的探测仪器,自然只能铩羽而归。

巨石环绕、沙石铺顶以及偏侧墓道,这三大防盗设计使明孝陵自身便拥有强大的防盗能力,虽然可能无法抵抗类似孙殿英那样的强盗军阀,但阻挡住一些装备有限的普通盗墓者还是轻而易举的。

当权者的尽心保护,加上强大的防盗措施,光阴转瞬即逝。600年来,明孝陵始终安然的长埋地下。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科学技术更上一层楼后,我们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开启它,从而更好的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但如今,我们能做的只有秉承先人的遗志,继续守护好这一传承百年的瑰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图强,就没有后来的秦国一统大业。无可否认商鞅为秦国立...
原创 对... 2本都属“演义”作品,但又不同于演义和小说。相当于作者对一个历史时期的个人理解,或者说是从现代人的角...
从基辅罗斯公国到弗拉基米尔公国... 公元1054年—1169年,基辅罗斯混乱封建割据及血腥内战频发时期 公元1054年,由于基辅罗斯的法...
原创 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战场的欧洲遭到...
原创 美... 巴拿马是美洲的一个小国家,他们的面积只有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但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却在世界上...
原创 波... 在公园1763年的时候,英法战争终于结束,随着战争的胜利,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殖民地霸主。但是战争所...
原创 西... 西班牙的历史上有一位戴着眼罩的"独眼美人",安娜·德·门多萨。她虽然戴着眼罩,却丝毫无损她的美貌,她...
原创 古... 作为与中国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其历史非常令人着迷。 虽然很可惜他没有像中国一样延续至今,但...
原创 爱... 爱尔兰本来是个独立的国家,可英国强大起来后,慢慢的向其渗透,直到1801年英国将爱尔兰划入英国版图,...
原创 谁... 抗战时期,东南沿海各省相继沦落,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陆上通道。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