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秦孝公能吸引六国的人才?和求贤令有关:能强秦国者共分天下
创始人
2025-07-03 00:32:14
0

1、求贤令

秦孝公:能强我秦国者,我与他共分天下。

当秦孝公这句话传到山东六国的时候,六国的学子们普遍认为他这是垂死挣扎,毕竟当时秦国丢失了河西之地,出门便是魏国大军围堵,这种局面下谈何强国?

是呀,福利虽高,但公司已经濒临倒闭,与其去尝试拯救这种公司,何不找一个大公司上班呢?

这,大概就是六国学子们普遍的想法。

魏国国相公叔痤家有一位叫商鞅的中庶子,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这家公司的治理难度虽高,但并不是毫无可能,从这篇求贤令中,可以看到领导人才华和志向都颇为不凡,未必不能改天逆命: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战国时期,秦国都差点被魏国灭国,商鞅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让秦国摆脱偏居一隅的局面,重新走上统一天下的道路呢?

商鞅来到秦国后,通过三局测试,了解到秦孝公不光想让秦国在秦魏战争中一雪前耻,还渴望能够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

对此,商鞅笑了: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2、商鞅治国法

商鞅告诉秦孝公,要想在如此局势下恢复往日的辉煌,一个“苟”字是免不了的:稳住发育,我们能赢!

【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

守是策略,但具体如何守,又如何以守代攻,改变秦国局势,商鞅提出了三条路:

一、加强君主权力,通过“壹赏”、“壹刑”、“壹教”三法,让民心归附;

“壹赏”指的是奖赏对国家有功劳和举报犯罪行为的人,“壹刑”指的是不论王公还是平民,一旦犯罪一视同仁,“壹教”指的是大力倡导关于农战文化的知识,除此之外的思想都应该被禁止。

二、奖励军功,鼓励耕战,让秦王军事和农业一起抓;

三、依法治国,一人犯法,如有包庇者,连坐。

当然,这只是大的框架,落实下去,有许多细节部分,就不一一赘述。

商鞅与秦孝公之间的交情,应了那句“你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的老话。

在治理秦国的过程中,商鞅要革除秦人好斗的习惯、移居六国的平民到秦国,这就意味着商鞅会令秦国的普通百姓们讨厌他。

商鞅为了推行依法治国,当时太子犯了错误,商鞅便下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这种严厉的方式在我们看来才是对国家真正有用的做法。

但当时的时代,商鞅等同于得罪了以后的天子,这也为商鞅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1965年,南京象山出土了一处六朝时期的古墓。经过专家根据古墓里的墓志铭等随葬品分析,专家确定了墓主...
原创 李... 杨广和李渊本来无冤无仇,甚至关系还比较和睦,之所以彻底闹翻是因为时代背景的推动。 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
原创 同... 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不高,她们要获得权力,必须依附于夫家,有了母亲的身份后她们也能掌握很大的话语权,这点...
原创 战... 唐朝诗人卢纶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诗中这样写道: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
原创 唐... 唐朝灭亡时,皇宫里仅存活三十多人,其余都被杀害,皇子和大臣们更是被赶尽杀绝,尸体均被抛到黄河里,堪称...
柬埔寨扳倒佩通坦,泰国大军随时... 正如柬埔寨所愿,佩通坦被正式停职,触发下台机制第一步。泰国放言3周打到金边后,洪玛奈誓言寸土不让,关...
原创 武...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充满波折的一生备受关注。特别地,她晚年的接纳男性宠臣的行为,引起了各...
原创 武... 说到唐朝,很多人会想到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在武则天的生活中,武则天不仅成为皇帝,而且创造了20...
原创 诸...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传言忠心爱国志士必看《出师表》,一篇《出师表》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还有很多小角色,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能,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