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命运非常悲惨。他被儿子们和易牙、树雕、开方三个小人活活饿死。据史料记载,齐桓公的核心大臣管仲在临终前提醒齐桓公:不要信任、重用伊牙、叔调、开方这三个小人。可惜的是,听从管仲的话的齐桓公却没有听管仲的遗言。
据史料记载,管仲在当时的齐国具有很大的权力和政治影响力。甚至可以说,管仲是齐国事实上的国王。既然管仲的势力与齐桓公一样强大,而且他早就知道伊牙、叔调、开方这三个小人会危害齐国,那么管仲为什么不除掉伊牙呢?蜀雕和死前的方凯?三个坏人在哪里?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管仲曾经是齐桓公的政敌,他差点就枪杀了齐桓公。齐桓公虽然因鲍叔牙的劝告而赦免了管仲,但他对管仲仍然心存疑虑。于是在管仲就任齐国上卿之前,齐桓公与管仲进行了一次长谈。通过这次长谈,齐桓公认定管仲是帮助他称霸的最佳人选。
通过这次长时间的交谈,管仲发现齐桓公有两个特点:一是敢于任用人才,能够给自己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二是他敢于任用人才,能够给自己足够的施展空间。第二,他喜欢玩乐、吃好、打猎、纵欲。因此,管仲制定了与齐桓公相处的原则:管仲不会干涉齐桓公的个人爱好,甚至会一起玩耍,而不危害齐国的社会和霸权。
易牙、蜀雕、开方这三个小人之所以能长年留在齐桓公身边,关键是因为这三个小人能够满足齐桓公的大部分个人爱好(包括情欲)。另外,齐桓公出于与管仲的默契,故意阻止伊牙、蜀调、开方干涉管仲的治理。如此一来,伊牙、蜀雕、开房的活动范围基本都限制在了内宫之内。
由于伊牙、蜀调、开方等人只是在管仲在世时满足了齐桓公的个人利益,所以对齐国的国事和霸权影响不大。管仲按照自己与齐桓公相处的原则,容忍这三个小人留在齐桓公身边,临终前也没有除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