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余英时,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
读
时代周报:你希望中国的发展朝什么样的方向前行?
余英时:我认为要把政治的比重在一个国家里变得很小。在中国历史上,谁胜利就要拥护谁,百姓就变成顺民了,没有批判能力就是顺民。这种演变趋势是出现一个特权阶级,而这个特权阶级一定要维持它的统治,这是最糟糕的。我们希望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能够自己慢慢调整。从美国黑人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开始的时候黑人被压迫得不得了,这几十年来黑人地位不断上升,黑人可以竞选总统了,这就是进步的地方,不要以为是小事情。这就是靠自我调整,如果一个机构不能自我调整,必须外面把它打败了才能取而代之,这就危险了。
时代周报:在变革时代,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余英时:我想这些问题你们不要太担心,但是自己要努力,要自己把自己当人。我认为每个人要争取自己基本的人权,不要随便被人剥夺了。如果人家给你恩赐,就感激涕零,就不太好了。我们不是为一个人活着,也不是为一个组织活着,我们是为自己活着,这是最要紧的事情。人就应该量才适性,自己有多少本事,在什么环境,尽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念中国书,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就只管我一家,其他就不管。因为小时候受影响,有社会责任感,但是责任感也不能无限膨胀到连家都不顾了。起码的责任是对家里人有承担,这以后才有余力为公家做事,这是很简单的人生道理,做到这一点,中国才能够慢慢走上现代社会,只能求一点一点地变。
——本文来自时代周报采访。
思
36
两千多年的专制影响下,很多人都习惯了做顺民。他们无论在政治中,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一种没骨气的讨好型人格。
不少人还把自己的顺民地位视为明哲保身,甚至自以为比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人站得高看得远,殊不知,这只是犬儒的苟且,完全有辱自己的公民身份,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种人只能算是狭隘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骨子里奴性十足,还充满阿Q式的意淫。一个国家,这样的人越多,就越难向现代转型。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当我们自己把自己当作不低于任何人的人,当我们不再把特权视作自己的依靠,当我们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辨别是非,当我们不再为一点蝇头小利而说违心话、做违心事,我们就不仅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和人格尊严,也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