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古文观止启示录: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创始人
2025-07-01 13:02:12
0

能完赵者,天固曲全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清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篇史论。文中作者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历来为人称道的事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蔺相如的行动中有不少失误的地方,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和氏璧之所以能够归还赵国,以及赵国得以保全都是侥幸,都是因为有上天的偏袒。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也很想得到它,还说愿意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池作为交换。赵国对此感到很为难,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国怕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有损赵国的形象,但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秦国抓住把柄,趁机发兵来犯。就在这时,蔺相如站了出来,说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往秦国,如果秦国真的割城换玉,他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如果割城只是秦国的一个噱头,那他便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赵国。

等到了秦国之后,秦国果然没有割城的诚意,蔺相如便设计夺回和氏璧,并叫随从乔装打扮从小路逃走,将和氏璧完整带回了赵国。世人因此对蔺相如的口才和行为大加赞赏,说他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

但王世贞却认为,蔺相如不过是侥幸才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赵国,虽然当时两国国力秦强赵弱,但是秦国并没有处心积虑地想用一块玉为借口一举吞并赵国,他的真实目的不过是威胁、恐吓赵国,来诈取和氏璧罢了。此外,他也不赞成蔺相如设计带回和氏璧的做法,因为那样做使得赵国理亏,应当跟秦王阐明不割城的后果,将正义留在赵国一方。

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的评价,不管是世人的称赞还是王世贞批判,都有其各自的理由,但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中,我们可以学到评价事物的方法。

首先,没有必要人云亦云。人人都说好,只要你能说出你认为不好的理由,那也是正确的。对于是非对错的评价向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甚至不同的阶级、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坚持自己的想法,有些时候,没有必要趋炎附势,迎合大众;其次,说理要有说服力,要像王世贞一样,逻辑清晰,说理有力,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最后,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很多人都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原因是害怕说错,或说得不好,其实这些又有什么可怕呢?勇敢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真实的自己。

注:本文选自《古文观止启示录》 闫效平 著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可私信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