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十九
曾国藩,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然而,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传奇。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于1839年诞生。其后,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相继为他生下四个女儿,直至1848年曾纪鸿横空出世。曾国藩对于这个儿子的期望可见一斑,他甚至在家书中写下“所雇乳母最为壮健”以表达对曾纪鸿的重视。曾纪鸿的出生对于曾家的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共生有四子一女,为曾家后代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曾纪泽的子嗣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曾纪泽生有三个儿子,但其中两人夭折,而长大成人的曾广銮却没有后代,最终过继给了曾纪鸿的儿子曾昭揆。因此,曾氏子弟的延续主要源自曾纪鸿这一支。曾纪鸿并非追求仕途之人,他沉浸于数学研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然而,他在年仅三十三岁时就不幸去世。尽管生命短暂,他却留下了四子一女,为曾家的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纪鸿的夫人郭筠在曾家的兴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曾国藩和郭沛霖是多年的好友,而曾纪鸿的婚事竟是在婴儿时期就确定下来的。当时,郭沛霖提议将自家一岁的女儿郭筠许配给曾纪鸿,这桩婚事在封建社会下并非罕见。然而,婚约成定却似乎是误打误撞的娃娃亲。郭沛霖参与湖南组建湘军后战死,留下了年幼的郭筠。尽管郭筠在父亲去世后承担了家务的重担,但曾国藩对于她一直以来充满疼爱和敬重,并未耍赖悔婚。反而,曾国藩亲自主持了曾纪鸿和郭筠的婚礼,这是对郭沛霖的一种告慰。 郭筠是一位聪慧的女性,尽管因家务繁忙读书较少,但曾国藩发现她天资聪颖,才智胜过曾纪鸿。曾国藩在湘军的事业之余,亲自指导郭筠,培养她的才华。郭筠回忆称:“我十九岁结婚,大部头的书,如《十三经注疏》、《御批通鉴》等都是到曾家来,在文正公指导之下才读的。”这种教育奠定了郭筠在后来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教育家的基础,她的诗集《艺芳馆诗钞》流传甚广。 郭筠带着四子一女搬到湖南富厚堂,这是曾国藩的老宅,也是毅勇侯第。曾纪泽担任公使后,郭筠成为富厚堂的第一主人。在这里,曾氏子弟的培养成才,与郭筠的教导密不可分。曾国藩曾创制“八本”家训,强调家族的传承。郭筠接手富厚堂后,亲手编写《曾富厚堂日程》,为曾氏家训注入新的内容。 曾氏家族后来人才济济,与郭筠的管理不无关系。除了教育子弟外,郭筠对待长辈的孝顺更是无微不至。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晚年双眼失明,性格易怒。尽管言语间阴阳怪气,郭筠对待岳母却毫无怨色,始终耐心悉心服侍。在欧阳夫人临终之际,她对郭筠的赞誉更是让人感慨:“吾妇贤若此,吾忘吾贞疾。吾欧阳氏有贤姑妇,侯相为之传,异日,孰传吾妇者?”封建社会的娃娃亲制度曾害了许多人,而曾国藩对于曾纪鸿的婚姻安排竟成为了一场“误打误撞”的娃娃亲。曾国藩通过这次婚事,巧妙地捡到了郭筠这块“宝”。郭筠的坚韧、聪慧、孝顺不仅使曾家在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赫成就,也在曾氏家族的崛起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她的教育理念、家庭管理和对待长辈的榜样行为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曾家家训的一部分。
郭筠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上,还表现在时局变动中的果敢决断。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郭筠的家族成员与维新派有牵连,她及时销毁证据,为家族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郭筠在曾家的管理和家族兴盛中,以其出色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成为曾国藩家族历史中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