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的存亡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很感兴趣的,有很多历史学家做出了各种假设,多种情况都表明了当时如果换个思路,明朝一定不会走到灭亡的道路,可能还会在历史留下更加辉煌的一笔。所以说统治者的判断是很重要的,朱棣和崇祯这两位在明朝历代皇帝中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朱棣有很大的野心敢作敢为,虽然上位的手段不是很正当,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无能者必定会被推翻,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当皇帝,朱棣的造反也从另一方面看出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崇祯帝在位期间,处事下命令老是犹豫不决,本身也很好面子,不愿意听从大臣意见一意孤行,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明朝走向灭亡。可是朱棣曾给子孙留下保国的后路,崇祯皇帝若是遵从,可让大明不亡。
就后来的资料记载,朱棣在位的时候很有自己的想法,单是从他的建都这件事情就不难看出,我们都知道在他之前的朱元璋建都是在南京,后来他称帝后却把中心迁到了北平,同时还保留着南京原有的完整的机制,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有两个行政机构一起实行。而朱棣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子孙留下后路,他很清楚大明的主要威胁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说将来北方被敌人攻占,还可以逃到南京重新整顿,有机会东山再起,不至于一被推翻就灭国,他的这个想法很是合理,在危急的时候,绝对能挽救局势的。
如果失去了北方的统治后举国南迁,那么当时很有势力的李自成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统一北方,但是李自成的处事风格我们都清楚,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完全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加上北方多年来都遭受着战乱,一片荒芜,即使被他统一也是暂时的,估计很快就会有老百姓反抗,把他推翻下台。还有一个就是满清的队伍,他们是绝对不会看着李自成独自称霸的,一定会加大兵力入关进攻,这两者必定会掀起一场很大的战役,而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自然就没有时间去顾管南方的领土,也就是说明朝这个时候南迁是最为安全的。
还有一个就是崇祯帝有身份上的优势,他是汉人的皇帝,比起外族入侵的清军来说,人民还是比较信任他的,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迁到南方后重新整顿,招兵买马,想要东山再起完全是有可能的,在南方打出一片天下。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改变,也没有假设,崇祯帝烙刻在心里的祖训不允许他退缩,更不可能带着整个国家逃亡,他最终的选择是自杀,还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大臣的身上,认为是他们的不作为而导致失败。
其实也可以看出他这个人临死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只有怪罪别人而不反省自己,其实当时崇祯皇帝要是利用朱棣为他留下的后路,大明或许能够保全,可是国家灭亡的最大原因在于他死要面子,不肯妥协,白白浪费了唯一可能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他的离去也意味着把明朝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完全没有翻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