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古装剧的人可能会经常看到,暴怒的皇帝挥手就将罪犯诛九族,但事实上,诛九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的刑罚,甚至是被认为是违背天理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做这种有背天理的事,作为上天的代言人,皇帝代表的就是天,自然要顺应天道。
为什么会说诛九族是史上最残忍的刑罚,先姑且不论九族受刑者是否真的有过错,就先看看会有多少人被杀吧。九族包括父亲一方上下四族,母亲一方三族,妻子一方的两族。父族四是指姑姑的子女侄子,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外甥,自己的外孙,还有同族的兄弟姐妹,母族三则是指,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娘舅,妻族二则是指自己的岳父岳母。古代大家庭中基本上人口众多,从这也可以想象到这一圈下来是多少人了,基本上都是百数之上。 集中屠杀数百人,这样的场景就算是看惯了生死的刽子手也会忍不住作呕。而且诛九族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砍头了事,犯人被杀之前还要经受一系列的折磨,例如割鼻子,挖眼睛等,接下来还要被乱棍打死,最终才是斩首。可想而知,这样的场景必然是遍地哀嚎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这是该多么的血腥残忍。 正是因为诛九族实在太过于血腥残暴,这个刑罚一直也就警示作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上,真正被处以诛九族之刑的也就一个人,这个人是隋朝的杨玄感,他在隋炀帝出征高句丽的时候,起兵谋反,兵败后隋炀帝为了警示那些意图谋反的人于是将杨玄感处以诛九族的极刑。 诛九族实在太过于残忍,被判处这样刑罚的基本上都是公开谋反的,乱臣贼子面对着天下王权又怎会考虑自己的旁系家人,真正在乎的可能也就自己的父母妻孩,但在整个天下的诱惑下肯定会想着孤注一掷的发动政变,但是君王却不一样,如果一下子连坐杀掉了这么多的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无辜人士,自己必然会受到民间舆论的压力,大概率被评上一个残暴的头衔。但是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夷三族”还是较为常见的,即是连坐父、母、妻三族,由于国家法治制度的逐渐完善化,到了唐宋之后也几乎没有了。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想到被诛了十族的方孝孺,诛十族这个事件最早出现在祝枝山所编写的《野记》一书中,在书的开篇,祝枝山就明确地说明了这本书上记载的都是一些民间谣传、野史,甚至书里还讲到了大量五行八卦,神仙下凡的的故事,所以说这本书里所写的十有八九是不可信的,而就算是清人大肆抹黑明朝的《明史》,也仅仅只写到了方孝孺被灭族,倘若真的连坐到十族,清朝又怎能放过这个绝佳的抹黑机会,所以说诛十族大概率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