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前三国时代的风起云涌,后三国时代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就显得乏善可陈,甚至找不出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和一场代表性的战役。但如果你仔细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后三国时代同样拥有着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曹魏和东吴之间的内部权力争夺。而曹魏和东吴的政治斗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宗室力量的影响。
东吴是因为宗室力量过于强大,导致了帝位的更迭,而曹魏则是因为宗室力量非常薄弱,所以导致权臣篡位。但相对于曹魏和东吴,蜀汉的宗室就显得安分了许多,刘禅稳坐皇帝位置,数十年从来没有人会去挑战。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刘禅本身的能力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差,还是可以掌握住国家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会好奇,难道蜀汉本身就没有有名的宗室吗?蜀汉的宗室,真的就没有过相对来说比较优秀的表现吗?
首先第一点,蜀汉的宗室之所以没有出色的表现,是因为蜀汉的宗室相对于曹魏和东吴来说数量非常稀少。刘备一生中,根据统计大概有过四个儿子,长子应该在长坂坡逃命的时候遗失了,可能战死,也可能流落到了乡野中,此后再也没有被找回来。那么刘备真正意义上的长子,就是后来我们都知道的后主刘禅,而除了刘禅以外,刘备还有刘永和刘理两个儿子。但刘永和刘理两个人出生的时候,刘备都已经年逾六旬,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从年龄的角度,根本没有办法跟刘禅争夺皇帝的位置。
而且刘永和刘理的身份也不是嫡子,按照古代的宗法继承制度,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是根本不具备继承皇帝位置资格的。除非刘禅本身因为某些很严重的原因,没有办法继承皇帝位置,即所谓的“失德”,或者刘禅本身没有直系的后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刘永和刘理两个人的存在感就非常之低,再加上刘禅的寿命非常之长,所以刘永和刘理两个人还没有熬到刘禅病死,自己就先去世了。
至于刘禅本人,倒是有七个儿子,但首先太子的地位早已经确定下来,其他人是无可动摇的。再加上蜀汉政权整体内部的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好,没有诞生过有野心的权力者,试图利用某位皇子来挑战刘禅的皇帝位置。因此蜀汉的第二代宗室,相对来说都是缺少权力欲,安安稳稳生活的人物。他们并不追求在政治上有多少成就,而是安心于当自己的皇室宗亲,享受自己本身的生活,这未尝也不是一种智慧的行为。
而蜀汉的宗室满打满算,就只有刘备和刘禅两代人,再往后算,曹魏末年由司马昭派出的钟会和邓艾,两路大军讨伐蜀国,一举打到了成都城下。这个时候,就算真的有宗室想要有什么别的想法,也已经无济于事和无力回天了,毕竟争夺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的皇帝位置,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