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没有犯的错误,孙权袁绍却犯了,沮授十八个字直接点明真相
创始人
2025-06-28 13:32:32
0

纵观各朝各代,立储之事乃是国本,可以随时影响到一国根基。正如汉武帝晚年,因一场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一党尽数被诛,从而导致朝堂急剧动荡。即便雄才如汉武帝,也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将此事压下,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汉王朝的盛衰,一度受到此案影响。

而在三国时代,关于立储之争引发的悲剧,可谓数不胜数。甚至在有些时候,国本之争也直接影响到了某一集团的兴衰荣辱。纵观各路枭雄,他们在立储问题上,都经常犯一个相同的错误,无论他们有没有确立继承人,都忽略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森严性。他们总习惯让膝下诸子长时间内处于争斗状态,从而白白浪费集团内部的有生力量。

首先是袁绍,他在立储问题上的表现,可谓是糟糕透顶。袁绍当时拥有青州、冀州、并州、幽州,可谓是如日中天。当时不少人都纷纷进谏,要求进位长子袁谭为世子。但袁绍这个奇葩,竟然想出来一个更奇葩的主意:“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

袁谭本应当是众望所归,但袁绍偏偏让他担任青州刺史。在中原各州中,青州的地盘最小,人口土地也最为贫瘠,因此袁谭心中很是不满。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袁绍的外甥高幹则成了并州刺史。而小儿子袁尚最受宠爱,跟随父亲袁绍一同守在冀州。

可以看到,袁绍直接抛开了嫡长子继承制,想通过这种奇葩的方式确立出继承人。由此一来,这为袁绍集团内部的分裂埋下了伏笔。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逄纪、审配素为谭所疾,辛评、郭图皆附于谭,而与配、纪有隙。及绍薨,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害,遂矫绍遗命,奉尚为嗣。”

袁绍麾下诸子内斗,到底对袁氏一族造成了哪些影响呢?实际上,这才是曹操彻底消灭袁氏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并没有能力直接将袁绍消灭。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袁绍损失惨重,也不是曹操能一口吞下的。

好在,袁绍接受不了这个惨重打击,最终于次年郁郁而终。袁绍刚去世没多久,长子袁谭与次子袁熙便发生了争斗,袁绍麾下的谋士,也分为两派各为其主。所以说,正因为袁氏二字的内斗不断,才让曹操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一片坦途。

可即便如此,从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击败袁绍,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二子死于非命,北方基本大定,曹操依旧花费了七八年的时光。也就是说,袁氏二子倘若不内斗,必然有实力与曹操抗衡一二。

综上,袁绍忽略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这才为后来袁氏一族的倾覆,埋下了深重隐患。与他犯下类似错误的,还有江东之主孙权。他虽然及时立下了太子,但却没有保证太子的超然地位。

当时,东吴太子本是孙权长子孙登,但后者却不幸去世。再加之二子孙虑早夭,这太子之位便落到了三子孙和手中。尽管孙权依照了嫡长子继承制,他却亲手打破了这个平衡。就在孙和入主东宫后,孙权又给予了孙霸相同的待遇,还令其入主西宫。

如此一来,孙霸心中的野心滋生,并开始在孙权面前构陷孙和。南鲁党争由此爆发,并逐渐波及到朝堂之上,就连上大将军陆逊,也惨遭株连。这场内斗风波平息后,江东朝堂元气大伤,最终为亡国埋下伏笔。

袁绍与孙权犯下的这个过错,谋士沮授曾用十八个字便一语道破。在袁绍夺取河北四州后,他这般说道:“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意思是说,有一万个人追逐野兔,当一个人获得了之后,其他人即便再贪心,也会停下脚步,因为这只兔子的所有权已经确立,不容再更改了。

反观袁绍与孙权,不管他们有没有确立继承人,他们都没有确立继承人在集团内部的超然地位。如此一来,人心不稳,非常不利于整个集团内部的稳定。

不过,沮授的这个比喻,在曹操这里得到了深刻体现。尽管曹丕与曹植相争多年。但曹丕胜出之后,曹操却立刻改变了自己对待他的态度,并在公众场合为曹丕树立威信。也正因如此,曹氏继承人的过渡阶段,才会如此顺利的进行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合为一传,并且在最后评价“太祖建...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是干啥的?... 导语: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是干啥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皇上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我们现...
原创 如... 现在基本上都以1644年4月25日大明朝灭亡的时间点,就是这一天,明朝京师被大顺军破城,崇祯皇帝明思...
原创 始... 公元前215年,始皇帝再次东临碣石,也就是到今天秦皇岛海边。 在这里,他派燕国方士卢生,深入大海腹地...
原创 提... 包青天的官到底有多大呢?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官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利用他们的权力,受贿,枉法,以...
原创 多... 多尔衮和孝庄的爱情是清朝最大的八卦。有人说这是绯闻,真要是两个人好上了,为啥两个人不结婚呢?你看看多...
原创 山... 要说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呢?不少人认为是甲骨文,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还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
原创 大...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十五岁的戚继光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省沿海防御倭寇军务。倭寇指...
原创 重... 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耍手段,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致使合谈的进程遭遇波折,毛泽东整整在重庆呆了近两个月...
原创 世... 文丨强国置业 编辑丨强国置业 世人都说张学良是 “不忠不义”“不仁不孝” 之人,将华夏土地拱手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