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是明朝皇室后裔,不反抗,还主动亮明身份,却被康熙凌迟
创始人
2025-06-28 08:02:12
0

康熙年间,许多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高喊“反清复明”,与清廷对抗。此事曾让康熙一度头痛不已。那么,“朱三太子”究竟是何人呢?

崇祯育有七位皇子,二、六、七皇子早殇,只留下太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照和五皇子朱慈焕。不过,朱慈焕是崇祯和周皇后生的,是两人嫡出的第三个儿子,所以,后来在反清复明运动中,对人们称为“朱三太子”。

朱慈焕生于崇祯六年(1633年),他十岁的时候,被封为定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陷北京城,时年12岁的朱慈焕出逃失败,成为李自成的阶下囚。

后来,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朱慈焕趁乱逃走,如惊弓之鸟一般,四处逃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朱慈焕流浪到安徽凤阳的时候,遇到一位姓王的老爹。王老爹见朱慈焕生得仪表不凡、气质高雅,于是与他攀谈起来。才13岁的朱慈焕见王老爹和蔼可亲,对自己又颇为关怀,感动之余,便将自己的身世一一道出。

王老爹听后,唏嘘不已。原来,他是前明旧臣,一直对前明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现在见高贵的皇子竟落到这样的境地,心里百感交集。于是,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收留了朱慈焕,给他改名王士元,让这位落难皇子和自己儿子一起读书。

朱慈焕19岁的时候,王老爹病逝了。

随着王老爹的去世,怕担祸的王家人,再也不敢收留朱慈焕,朱慈焕不得不离去,再次四海为家。

朱慈焕流浪到浙江余姚一带时,出家做了和尚,准备隐姓埋名度一生。

寺庙附近有一胡姓乡绅,也算风雅之人。平素喜欢来寺里与方丈下棋聊天,看到朱慈焕气宇不凡,有心结识。

胡姓乡绅钦慕朱慈焕学识,认定他绝非凡人,于是劝他还俗,并将女儿许他为妻。

如此一来,朱慈焕好歹安了家,并开馆授业,以此为生。

朱慈焕婚后,育有三男二女,生活负担极重。幸得老岳父胡姓乡绅资助,才得以度日。可是,随着胡姓乡绅的离世,朱慈焕的家境每况愈下,不得不四处去有钱人家做家庭教师糊口。尽管如此,却还是常常面临着揭不开锅的窘境。

生活的重压,让朱慈焕不堪重负。然而更让他担忧的,还是他的出身。他一直以“王士元”的名字生活,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带着家人仓皇而逃。

无论生活多么困窘,朱慈焕终究还是在大清的天下,努力地活到了七十岁。

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焕在宁波授业时,认识了一个叫张月怀的人。两人一见如故,相谈颇为投机。三杯两盏后,朱慈焕不免有些醉意,竟和对方说起了自己是前明皇子的秘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月怀早与一个叫“一心”的和尚密谋反清复明,正苦于找不到前明皇朝后裔。得知朱慈焕的身世后,立刻打起“朱三太子”的旗号,起义抗清。随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发生叛乱。

朱慈焕却不愿意参与,眼见身份败露,害怕被清廷抓捕,赶紧迁居到了浙江湖州一带,继续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然而,康熙深感“朱三太子”不除,清朝政权不宁。可是他数次寻找“朱三太子”,都不能成功。为找到“朱三太子”,他亲自前往南京,拜谒明孝陵,下诏要大臣“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

朱慈焕见康熙又是拜谒明孝陵。又是查访亡明后人,还说要给予官职。于是,朱慈焕认为康熙一定是个清明之君,为了能堂堂正正安度晚年,便向官府承认了“朱三太子”的身份。

官府得知后,知道事态严重,马上上奏康熙。又因摸不清康熙是真要让亡明后裔守陵,还是要他的命。于是先将朱慈焕软禁起来,对他倒也非常客气。

康熙得知后,迅速让早已投降清廷的几个明朝老太监辨认,结果,老太监看过朱慈焕后,均称“不识得”。

康熙不死心,后又经多方辨识,再加上抓捕一心和尚等人,几经对质,终于证实朱慈焕确为亡明崇祯后人,不过的确无反清之心。康熙也在大殿上不禁感叹:“朱三者,乃明代宗室,今已七十六岁。父子游行教书,寄食人家。”

感叹归感叹,对于七十六岁的垂垂老矣的朱慈焕,康熙不光不提守明孝陵之事,反而将朱慈焕父子全部拘捕。

朱慈焕家人听闻消息后,知道大祸临头,妇儿老小纷纷上吊自缢,朱慈焕父子也于第二天被处以凌迟和斩首。

(参考史料:《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