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在中国古代,英雄辈出,有着数不尽的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等,但是,在军事这一方面,大家可能普遍都认为宋朝的军事实力其实并不强,毕竟那个时代重文轻武。
可是,在宋朝也有着许许多多说得上名字的英雄豪杰,比如岳飞、杨再兴还有北宋大名鼎鼎的神箭手—何灌。
何灌是谁?
何灌这个名字大家也许都不太熟悉,但是他确实是北宋难得一见的射箭奇才。他出生于公元1065年的一户河南开封贫困人家。在经过了自身的不断努力之后,他成功的武选登第,并在朝堂上当起了武官。
可惜,都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当时的北宋重文轻武,所有人都仰望文人墨客,但是武将却鲜少有人过问,所以身为武官的何灌在朝堂上并不受那些官员的待见,甚至还有人在他的面前挖苦他。
除此之外,由于他身怀绝技,有着过人的武艺,因而是常被他的上司打压,经常给他出一些难题,但是何灌经常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之后有一次,他的长官喝醉了酒,就和部下说。
“何灌他不是一般人,他迟早是要做到我这个位置的啊!”。果真一语成谶。随后何灌凭借着优秀的才能成为了巡检,也就是相当于现在一个县城的武装部长。他的一份功业就是在他上任后,亲自砍下了当时非常狡诈、令人痛恨的匪盗苏延福的头。
三箭事件
后来,何灌所任职的地方就是在宋辽的交界处,在这里有着一口井,里面的水非常清澈可口,所以辽国的那些辽军,经常越界。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是属于扰乱边疆了。因此何灌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比如亲自划界限,警告辽军不可以前来越界。身为游牧民族的辽军天生好斗,所以,也就把何灌的警告化成了耳边风,甚至心中还有一口气。于是辽军就集结了两千人的军队前来挑衅。
此时敌军已兵临城下,何灌手中仅仅只有一百多位士兵,根本没有时间请求支援或者招兵买马。无奈之下,何灌只能急中生智,他利落的上了马,拿起弓箭,准备和一百多人一起和辽军决一死战。
当时的士兵心中肯定多多少少对于何灌有着不信任,人数差距大,如果硬上,会不会无人能返,会不会命丧沙场。当他们看到何灌有着如此大无畏的精神,并且有着非常高超的本领和作战能力。
于是他们心里的犹豫也就烟消云散了,准备和何灌一起在沙场上奋勇杀敌。等大部队到达战场后,辽军一看只有区区百来人,直接毫不忌讳的笑了起来。并且放言,何灌,就凭你,凭什么阻挡我们?
何灌也不吭声,只是在马上拉弓,对准辽军将领,随后,手一松,箭射向了辽军。乍一看,这箭射歪了。这下辽军笑得更加放肆了。甚至,还叫何灌直接放弃抵抗,直接下马投降吧。
可是何灌再一次拉开了弓箭,再次射向他们,虽说还是没有中,但是这次辽军收敛起了笑容。因为,他们发现这两箭都稳稳当当的射到了地上的岩石中。随后等亚麻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何灌的第三箭又来了。
不出意外再一次射到了岩石中。看到如此箭法,辽军当即就害怕了,于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几千人的兵马就此后退。这一把何灌是通过自己精湛的武艺以及对于对方的心理进行的一场心理战术,达到了不战而胜的结果。
辽军撤退后,宋军沸腾了。大喊何灌是神箭手!
穷途末路,命丧黄泉
在当时宋朝的整体大环境的背景之下,就算何灌有着如此大的本领,还是无法施展拳脚,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后来,靖康之变爆发,本来可以有着希望胜利。
因为何灌想要利用他的才能、谋略,不要硬上,制定好谋略之后,却被那些主政的文官全部否定。最后,在战场上,拼尽自己的全力,可惜,英雄多磨难,一切都已成为定局。
最终,何灌战死沙场,自从之后,宋朝的辉煌也早已不在,逐渐走向没落。回顾何灌的一生,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能人无法被重用的惋惜,也许就是何灌生不逢时,如若在其他时代,是否可以有别的一番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