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张无忌能不能当皇帝?第二,张无忌为什么最终没有当皇帝。
要当皇帝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实力、运气、权谋、手腕缺一不可!那么,张无忌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张无忌想当皇帝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首先,我们从大义名份来分析,朱元璋所带领的抗元义军,其实就是明教教众,他们所尊奉的当然是光明顶上的明教了,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立国号为“明”,意思是为了表示这是明教所建立的国家,自己虽然成为九五至尊,依然不忘自己出身明教。但这也恰恰暴露了朱元璋内心的恐惧和心虚。
如果朱元璋用个别的国号,那么他何以安抚明教教众?普通教众的心里可只有明教啊!朱元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张无忌那么强吗?
朱元璋非常清楚张无忌超凡脱俗的武功,更清楚张无忌在明教教众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对张无忌所拥有的实力、明教高层对张无忌的忠心都心中有数,纵然朱元璋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但他自知,只要张无忌振臂一呼,自己只有乖乖交出这一切。
在大义名份上,朱元璋必须尊奉明教,朱元璋再能打、再厉害,也只是明教的一名教众而已,张无忌只需要张张嘴,就能够拿走朱元璋所拥有的一切,偏偏朱元璋又无法抵抗和拒绝。他若是公开与明教决裂,只怕兵败如山倒,甚至士兵倒戈一击也未可知。
大义名份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着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伟力,更能决定人心向背、成败之基,朱元璋当然深知其中的厉害。张无忌明教教主的身份,足以把朱元璋吃得死死的。
张无忌这个人其实没有多少心计,离一个皇帝的要求还差很远,但他身边并不缺乏出色的谋士,更有赵敏这个雄才大略的老婆襄助,当个皇帝有什么难的?
张无忌的实力不是朱元璋所能够比拟的
朱元璋是实际上的义军总指挥、抗元的领袖,手下兵多将广、实力强悍。要想压制朱元璋,仅靠大义名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比他更强悍的实力。
首先,从个人武功上来讲,张无忌的武功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最巅峰,能够与他一较长短的也只有张三丰了,偏偏张三丰是张无忌的师公,余者,皆不值一提也!
武功达到了张无忌这种程度,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普通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抗衡,武功大成的张无忌如果想杀朱元璋,根本就是秒杀,朱元璋就算护卫再多,能拦得住张无忌吗?
其次,从张无忌拥有的势力而言,更是朱元璋无法比拟的。张无忌拥有明教所有高层的拥护,明教最精锐的五行旗对张无忌更是忠心耿耿。张无忌与江湖上的各大门派、尤其是武当派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些门派只认张无忌,朱元璋算什么?
否则,朱元璋也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去导演一场戏,直接把张无忌做掉岂不是更方便?以当时张无忌的处境而言,杀掉他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可朱元璋始终没敢下手,他没有把握判断张无忌是不是诓他,更没有把握承担杀害张无忌的严重后果。张无忌担任教主以来,给朱元璋留下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三、张无忌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
张无忌最终把皇帝拱手让给了朱元璋,虽然是上了朱元璋的当,但张无忌本身却没有任何当皇帝的野心和抱负。
张无忌有一身超凡的武功和敦厚的性格,偏偏缺乏了一统天下的雄心,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愿意当皇帝,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和心爱的人相依相守、隐居江湖,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张无忌之所以对兵的位置没有兴趣,除了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外,还因为他已经尝过这种“滋味”,因为机缘巧合,张无忌成为了明教教主,这个位置其实跟皇帝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张无忌并不开心,这种劳心劳力、权谋计策、时时如履薄冰的感觉并不好,他承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目睹过部众的牺牲、承受过暗算背叛、经历过生离死别、波诡云谲,尽管他一一承担下来,却让他心力交瘁、心有余悸。
别人可能觉得他应付这一切很轻松,可谁又知道张无忌的苦呢?只有像朱元璋这样热衷于权力的人才会去甘之若饴地“享受”这种痛苦,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以张无忌的性子而言,他早已经厌烦了这种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折磨”,张无忌的肩膀很“窄”,担不起这天下,只担得起赵敏。所谓的责任对他而言,不如说是一种沉重的心灵负担!一想到将来当了皇帝就要时时这样痛苦下去,张无忌不寒而栗!
有一种人,天生就怕“麻烦”,从来不想把天下苍生这样的重任挑起来,也不想陷入那些繁冗的政务辛劳,更不愿意时时刻刻生活在算计、阴谋、争斗和流血死伤当中,张无忌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他退出江湖“成全”了朱元璋,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了!
结语:张无忌不争,不代表明教高层不争。
张无忌虽然不想当皇帝,可明教的高层并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朱元璋是明教教众,依靠明教的资源、人力打下的江山,当然要由明教来执掌天下。
张无忌退隐了,明教高层与朱元璋的矛盾终于显露出来,其中的残酷之处金庸先生没有细写,聊聊数语,交代了一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
张无忌一去,朱元璋便命廖永忠将韩林儿沉入河中浸死。这一箭双雕之计,竟是不露破绽。后来杨逍虽继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统兵百万之众,杨逍又年老德薄,万万不能与他争帝皇之位了。
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首先把最有资格当皇帝的韩林儿干掉,然后又跟以杨逍为教主的明教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杨逍认怂,朱元璋成功即位!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要保留着对张无忌和明教的“尊重”以及深深的忌惮,定国号为“明”,堵住了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