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都知道里面有一位神秘的“圣人”,这位圣人就是唐玄宗。而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盛极比衰!意思就是一件事物走向了最强盛的时候,就该走下坡路了。
唐玄宗所统治的唐朝就是这样,在开元盛世下,中国的唐朝发展到了一个极其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安十分繁盛。据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内居住着大量的外邦人,外族人,通过这部长安十二时辰的电视剧我们也看得出来,里面的不仅有各个种族,也有不同的宗教教所,可以那时候的长安是一个思想开放,融合多民族多宗教的开放性国际都市。
然而自从唐玄宗之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很快衰弱,一直到天下大乱,后来被宋朝取代。其中导致唐朝快速衰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了防止边界异族的侵犯,在唐朝的边关地区设置了很多的军镇要塞。有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谁得兵权谁得天下。可是唐玄宗却忽略了这句话的意思,在边塞地区大量扩充军镇,并且设置节度使。也就是意味着军镇可以发展自己的农业,而且长期居住。没有战乱时,军镇里的兵就是百姓,种地种粮食,发展经济。打仗时,就去夺取地方物资。这种自由度过高的军镇,很容易形成单独的军事集团。
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军事集团,因为自身的兵器过于强大,以至于能够跟大唐的军力匹敌,从而发起了安史之乱。其实大唐之所以走向衰落,除了跟唐玄宗的藩镇制度有关外,还有一个个人原因。
唐玄宗虽然早期有很大的功劳,威慑天下,但是到了晚期却腐败起来,在从长安十二时辰里我们也看到,晚年的李隆基基本是沉迷在长生炼丹中,连大才子李白都被唐玄宗当成了弄臣用,天天让其写艳词陈调,所以李白才弃官而去,不屑于呆在宫中。而且唐玄宗还养奸臣,李林甫等一大批奸臣贼子他都不知道,其实如果唐玄宗亲贤臣的话,安禄山是发展不起来的。
导致大唐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杨贵妃,虽然美人没有错。但是唐玄宗却真的因为杨贵妃而陷入酒气美色之中。开极乐之宴,罢免张九龄,任用奸臣。政治上也不再节俭,轻民税。以至于到了晚年,众叛亲离,手下将士都逼着他处死杨贵妃。但是此时,大唐已经病入膏肓,再后来再没机会走向强盛了。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