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初,洪昇三易其稿作成的《长生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恋的巅峰之作。其中李杨之恋存在虚与实、强与弱的对立,历经了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叙事中,也同样存在着诸多对立。但整体而言,作者并未将杨贵妃视为罪魁祸首,但也没对她进行过分美化。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历来有“女祸说”、“边将说”及“权臣说”等诸多归因之说。在《长生殿》中,洪昇采取了一种较为文学化的处理方法,其最终表现为忠与奸的对立。
一、忠与奸的对立
在《贿权》一出中,杨国忠和安禄山这对奸臣叛将便一同粉墨登场。杨国忠俨然呈现出一副只手遮天的样子:
荣夸帝里,恩连戚畹,兄妹都承天眷。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国政归吾掌握中,三台八座极尊崇。退朝日晏归私第,无数官僚拜下风”。下官杨国忠,乃西宫贵妃之兄也。官居右相,秩晋司空。分日月之光华,掌风雷之号令。
此时的安禄山犯下杀身之罪,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但文中也不忘交代“他道我生有异相”。到了《合围》一出中,安禄山终于表露了自己的祸心:我安禄山夙怀大志,久蓄异谋。当然,安禄山之所以会起兵,跟杨国忠有非常大的关系。这对奸臣叛将表面上是对立的,但实则是相辅相成的,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与杨国忠、安禄山之奸对立的,则是郭子仪、雷海青之忠。在《剿寇》一出中,国难当头社稷不保之际,郭子仪怀着“家散万金酬士死,身怀一剑报君恩”之志挺身而出。雷海青虽为一介乐工,但却不做那些没廉耻的勾当,甚至敢于在所谓的“太平宴”上当众骂贼,在长安沦陷之际保持着一身正气。
二、奢华与贫穷的对立
在《疑谶》一出中,洪昇这样描写了杨国忠兄妹造府邸的奢华之举:
国舅杨丞相,并韩国、虢国、秦国三位夫人,万岁爷各赐造新第。这宣阳里中,四家府门相连,俱照大内一般造法。这一家造来,要胜似那一家;那一家造来,又要赛过这一家。若见那家造得华丽,这家便拆毁了,重新再造。定要与那家一样,方才住手。一座厅堂,足费上千万贯钱钞。
与之对应的则是玄宗逃亡蜀中的途中,一位村野老汉以一盂“带麸连麦”的粗粝之饭献给玄宗。玄宗感觉难以下咽,但这却是贫苦人家最好的食物了。事实上,早在《进果》一出中,洪昇就以杨妃的奢华生活和普通百姓的贫苦生活作了鲜明对比。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海南道及西州道使臣为将新鲜的荔枝送到杨妃面前,日夜兼程飞马而去。与之对立的则是一位为了阻止飞马踩踏庄稼而守护在田中的农夫:
田中耕种多辛苦,愁旱又愁雨。一年靠这几茎苗,收来半要偿官赋,可怜能得几粒到肚……一家八口,单靠着这几亩薄田过活。早间听说进鲜荔枝的使臣,一路上稍着径道行走,不知踏坏了人家多少禾苗!因此,老汉特到田中看守。
可是,老汉不仅没有护住自己的庄稼,还亲眼目睹了使臣撞死算命先生扬长而去的过程。这些贫苦的百姓,就如同被骑在身下的马儿一样,累死累活、无处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