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除了魏征,这个人也敢当面顶撞李世民,并救了两条人命
创始人
2025-06-26 15:32:05
0

“贞观之治”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顶峰,其繁华程度一直为后世所传颂。这与掌舵人李世民的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分不开的。

说到从谏如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魏征。据不完全统计,在贞观年间,魏征上谏200余次,数十万言,皆直陈其过。

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当然,也有人说,唐太宗逢谏必纳,其实是搞形式主义。因为他虽然接受了你的建议,但在整改上却几乎没有动作,该吃吃该喝喝,该修宫殿修宫殿。

但是,大鹏下面说的这人这事可是实实在在执行了的,要不就出人命了。第一件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李世民下旨召见长孙无忌。因为走得急,长孙无忌没有解下佩刀就进了东上合。

事情曝光后,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长孙无忌带刀,这是严重的失职,应当处死;长孙无忌带刀觐见,可以掏钱赎罪。

这个判决建议送达到大理寺(也就是唐朝的最高检)那里后,大理寺二当家的戴胄说:校尉与长孙无忌的罪相同,咱们的法律条文上写的明白啊!供奉皇帝的汤剂、饮食、舟船,即使属于失误都是死罪。

如果皇上您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想原谅您小舅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同一个案子里一碗水得端平,不能一边从轻处罚长孙无忌,一边又要处死校尉,这叫什么事!

李世民一听,闹事的来了,但是咱得表示大度啊,咱得从谏如流啊!于是就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怎么能偏袒亲戚!”于是,下诏重新议罪。

封德彝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李世民准备依从。戴胄说:“不行,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失误而失误,依法应当从轻处理;俩人都是失误,不应该处死他一个人。”

在戴胄的坚持下,最后长孙无忌与校尉都被免死。除了这个校尉,戴胄通过进谏还救过一个人。

贞观元年正月,朝廷大力选拔年轻干部。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三龄两历一身份”造假,李世民知道后,就下令他们自首,主动交代问题,要是被查出来就判死刑。

人嘛,都有点侥幸心理,谁都觉得自己能蒙混过关,所以没人愿意自首。后来,在审核档案的时候,发现有人真的涂改档案,于是就判了死刑。

判决结果送到大理寺的以后,戴胄认为依法应当流放。李世民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朕说不自首的人处以死刑,你现在却说应当流放,这不是当着天下人的面,打我的脸吗?”

戴胄据理力争道:“陛下当时就下令杀死他,臣鞭长莫及。但是现在,案子是按正规流程走的,既然交到我们大理寺了,臣怎么敢知法犯法呢?”

李世民说:“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让我失信于天下,这怎么行?”

戴胄说:“法律是向人宣扬的是大信,陛下因一时气愤而要杀他是小信。陛下舍小信而存大信,正好取信于民啊!”

李世民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听从了他戴胄的话,没有处死那个伪造档案的官员。

除了这两件事,戴胄还多次冒犯圣上据理力争,严格依照法律处理案件,受到了朝野内外的一致好评,后来还当上了宰相。

大鹏觉得,就是因为有这么贤明的君主,这么正直的谏臣,才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朝时期,商朝最高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为帝,但到了周朝后,周朝最高统治者或称王或称“天子”,没有使用...
原创 秦... 每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所有人都觉得秦始皇残暴,破坏...
静待下一个百年,邢台天宁寺中殿... 金函入脊 10月24日下午17:00,文旅集团在天宁寺文化园举办了金函入脊仪式,天宁寺中殿顺利完...
原创 “...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成语宝库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句优美的词藻常被用来形容相...
从下汤走来 向万年而去 10月26日,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浙江...
原创 古... 不管是在古装小说当中,还是在电视剧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军交战之时,都会先派出自己阵营当中的将士先去...
原创 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族传承的人,无论是家庭贫富,都必须生出男子来延续香火。 ...
原创 秦... 引言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元、……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只不过秦朝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如果往前追朔秦朝...
原创 意... 公元1488年,明朝弘治元年的正月十七日午后,浙江布政司台州府临海县的海岸边牛头外洋,一艘破烂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