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汤走来 向万年而去
创始人
2025-07-29 00:02:22
0

10月26日,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浙江台州仙居举行。来自全国考古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120余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等共同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在下汤遗址考古工作站、考古发掘现场,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仲召兵介绍了最新考古发掘情况及发掘成果。

据介绍,下汤遗址2022年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课题。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保存较完整,目前累计考古发掘面积2250平方米,揭示了上山文化时期的壕沟、土台、房址、墓葬等遗迹现象,初步呈现万年下汤原始村落的图景。

“我们发现,环壕内侧沿岸分布较多的坑,凿破砾石层,可能为食物储藏坑。壕沟所环绕的中心台地上有十多座上山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多数土台上分布有成组的器物坑,是上山文化遗址发现器物坑最多的遗址,推测是和丧葬行为有关的仪式活动。这种仪式活动贯穿上山文化的始终,成为上山文化时期最为显著的聚落景观。”仲召兵说。

此外,遗址现场还发现墓葬多座,其中性质明确的高等级墓葬1座,随葬陶器20余件,为目前上山文化中规格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

整个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包括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大阶段,绝对年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如此跨度的文化序列在浙江具有唯一性,在目前已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聚落要素最为完备、结构最为清晰、内涵最为丰富。

“虽然过去了40年,但现在距离下汤遗址的完整揭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说,“我们目前最大的发现,就是为研究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特别是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样本,推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 本报记者 李娇俨 徐子渊 董旭明 拍友 应芳露 摄影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的各自实力都十分强悍。譬如,关羽斩颜良文丑;张飞力压许褚,战平马超,于长坂坡独...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考古课开讲 “我们面前,层层叠压的地层之下,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城。”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
原创 郑...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英雄郑成功毕生最辉煌的事迹有两件:其一、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
原创 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文化大迁徙。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搬迁到云南...
原创 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话是说一个人命运一天“大逆转”,从老百姓变成官员。这话还能适合那些权臣...
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
原创 鲜... 0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02 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03 年轻的汪精卫 04 ...
原创 古... 纵观古今,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
原创 两...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
原创 后... 文/寂寞的红酒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富庶的朝代。不过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经常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