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仪,大伯是光绪,他却默默教书,活到2015年
创始人
2025-06-26 13:02:03
0

“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这是十三岁的南宋皇帝刘准,说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绝望和无尽的悲凉。

在我国,皇亲贵族一直都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他们有着尊贵的身份,也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在人们为了生计而忧愁的时候,他们可以在皇宫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清朝有一位叫做溥任的人,他出生于皇权贵族家庭,出身显赫,慈禧太后是他的奶奶,光绪皇帝是大伯,溥仪是他的哥哥。

比起这三人,溥任并不显眼,出生的时候,也正是清朝最落魄的年代,他没能像其他家人一样过上皇室生活。他的一生,也一直非常的低调。

1918年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变,经历着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革命。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爱新觉罗皇室中再添一子,他就是溥任。

只可惜生不逢时,清朝已经到了末期,一切不复从前,如果提前几十年出生,他的身份和地位,必定会给他带来更富有的生活。

然而,身处那个年代,社会大变革和革命带来的影响,让皇室家族深受影响。他们不再一家独大,反而受到不少人的谩骂。

溥任的家在醇亲王府,光绪皇帝和溥仪就出自这里。我们可想而知,在醇亲王府的人,究竟有多么高的地位。

随着清朝的瓦解和倒塌,溥任在府里的日子开始倒计时。

他虽然年幼,不过也懂得当下的局势。

清政府在崩塌之后,有着短暂的“回光返照”,不过大势已去,再多的挣扎也无法改变现状。

他只能接受现实,并且改变自己的想法,去适应新的社会。

随着末代皇帝的退位书,爱新觉罗这一姓氏已经不复存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改名为“金”。

溥任是个非常低调的人,清政府瓦解之后,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金友之”,并且开始自己平民的生活。

身为过去的皇室贵族,他自幼接受教育,学习了不少知识。

尽管大多数都是过去的旧历史,和较为落后的教育,不过因为时代的影响,他的思想逐渐变得开明。

当年溥仪去“伪满洲国”进行所谓的复辟时,曾邀请溥任一同前往。

在大势面前,溥任早已经看清形势,他拒绝了这一提议。后来,他也曾和父亲一起去东北看望溥仪和他的哥哥溥杰。

看到他们二人,在日军的指导下所做的各种荒唐事情,以及在日本人面前一直卑躬屈膝,他更加坚定地离开,回到北京,过自己的平民生活。

从那之后,溥任对于这些皇权生活再无渴望,他只想过安稳的日子,低调做人。

从那之后,他更加的谨言慎行,每天的生活,读书占据了大多数。

他不再关心时政,也不关心所谓的“伪满洲国”到底怎样,他就像是从来没有在皇宫中生活过一样,一直过着低调平淡的日子。

1947年,溥任来到了而立之年,他产生了当老师,教书育人的想法。

把这个想法讲给自己的父亲听后,父亲同意了儿子的建议,并且将家中的一些值钱物品变卖出去,当做开办学校的启动资金。

学校开设的地点,选在了从前醇清王府的一间老房子中,经过收拾和打扫之后,可以当成教室使用,这就是北京竞业小学。

他和妹妹是学校的老师,并且还聘请了一些教师,学生也逐渐增多,最高的时候有二百多人。

他对于这种平淡的生活非常满意,这也算他所追求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家人担心学校会被政府没收,不过政府并没有选择这样,而是愿意出钱将学校收购。

他们允许溥任开办学校并且经营,经过一番思考后,溥任将学校捐给了政府。

从此,北京竞业小学成为了公办的学校,溥任也正式成为了人民教师。

到退休之前,溥任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着,他这一辈子,没有经手过政务,一直教书育人。

他凭借着自己的工资,足够将家人养活,虽然没有了之前在皇宫中的奢侈,不过日子过得安稳了许多。

经过父亲的同意,他将醇亲王府卖给了一所学校,全家人也搬迁,居住在胡同中。

家中珍藏的许多皇室文物,他也捐赠给了国家。

他安分守己,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且贡献了自己的半辈子。

退休之后的他并没有安享晚年,他致力于清史的研究,他是昔日清朝皇室的人,并且和皇帝有着直接的关系,让他研究清史,无疑更加的有权威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遵循父亲的意愿,把王府的金印,以及珍贵的文物等,无偿捐给了国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

后来,他又捐赠了《二十四史》等,并且向高等学府和文化机构,捐赠了家中所有的王府藏书。

溥任对清朝历史有着很深的研究,几年的皇宫生活,让他对于宫里非常了解。

他发表过《醇亲王府回忆》,也写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等文章,对于后代研究过去的历史,非常有价值。

2015年,溥任怅然长逝,那个为教育和文化事业奉献出半辈子的“王爷”,活到九十六岁后去世了。

他的一生是挫折的,也是辉煌的。在落幕王朝出生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因为时代和身份的特殊,他年幼时期并没有其他皇子一样幸福。

但他也是幸运的,没有接触过皇室的政务,没有看到最肮脏的那一面。他是让人钦佩的,后来的日子他甘愿做老师,一直低调地生活下去。

他把自己的半辈子,都投入到为国家培养人才上去,又把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奉献给历史研究。

我们无法去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改变所处的大环境。

但人生的路是自己选择的,是平淡还是繁华,一切都是自己所选择,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伦被林冲火并到底冤不冤?我认为王伦被林冲火并不算冤:第一,王伦杀人无数;第二,王伦欺压林冲;第三,...
原创 朱... 朱老总心中的毛主席是怎样一个人呢? 朱德和毛泽东二人的交情是不言而喻的,两人并肩作战共同经历风风雨雨...
原创 为... 胡惟庸做丞相是从洪武六年开始任右丞相,到洪武十年改任左丞相,一跃成为了百官之首,而此时也正是他独断专...
原创 郑... 郑和七次下西洋,跨越了明代的永乐和宣德朝代。 郑和下西洋 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
原创 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朝鲜是一个神秘而与众不同的国家。近日,我在朝鲜旅行时,观察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尤...
原创 只... 前言:燕王朱棣如何凭借少量护卫军,战胜大明精锐,成为一代帝王? [微风]朱允炆的心病 朱元璋65岁的...
原创 因... 众所周知,近代的俄国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从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比我们国...
原创 中... 你知道吗?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就设立过南北考卷,对我国南部,北部,中部地区分别录取,目的是为了取得地...
原创 遗... 在考古史上,出土的文物,虽然大多数,都来自于墓穴,但是也有的时候,会来自于遗址。其中在湖南长沙的一个...
英雄村支书 —— 李清学 在辽宁葫芦岛的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有一位英雄人物 —— 李清学。 2021 年,李清学当选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