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两极分化有多严重?
创始人
2025-06-26 09:32:05
0

崇祯十七年(164年)春,李自成起义军在揭露明朝黑暗统治的一个檄文中指出:这时的社会状况是“利擅宗绅,阊左之脂膏殆尽”。深刻地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极分化空前加深的客观现实。

当时,不仅起义军痛切地指斥这一社会弊病,连地主阶级中一些有政治眼光的人,也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出发,大声疾呼地反映这一问题,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兵科都给事中曾应遴曾在一个奏疏中写道:“臣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下不安甚矣,察其故,原于不均耳。何以言之?今之绅富,率皆衣租食税,安坐而吸百姓之髓,平日操奇赢以役愚民,而独拥其利。有事欲其与绅富出气力、同休戚,得乎?故富者极其富,而每至于剥民;贫者极其贫,而甚至于不能聊生。以相极之数,成相恶之刑,不均之甚也。”

这一时期,社会财富急剧地集中到地主阶级手中,特别是集中到皇亲国戚、勋贵、太监官僚、乡官等特权地主手中,史料中可以找到许多具体的例证。如西安的秦王,其“富甲天下”,“府库不下千百万”。

再如,明清之际人郑廉在(豫变纪略》一书中记载说:“是时中州鼎盛,缙绅之家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巡按御史高名衡上疏”,弹劾乡宦“南阳曹某、睢州褚太初、宁陵苗思顺、虞城范良彦等,各畜健仆数千人,横行州府,嬉戏之间恒杀人。其平居夺人田宅,掠人妇女,不可胜数籍其家,足以供九边十年之饷”。

地主阶级手中巨量财富的集中,意味着农民阶级的极端贫困化,因为地主阶级聚集社会财富的唯一手段,就是血腥地向农民进行掠夺。明朝对后金(清)的战争及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就无法取得胜利。

最后终于导致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的农民起义军攻下京城,明朝中央政权归于崩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隋唐五代服饰... 明光铠,这一古代中国特有的铠甲,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首次提及这一名词。经过...
原创 王... 北宋有个叫王安石的小伙子,聪明绝顶,文采飞扬。 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可他科举考试时,却...
原创 赵... 此事为秦赵长平之战的前奏。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占领野王(河南沁阳),将韩国一分为二,上党郡...
原创 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河南、湖...
原创 “... 公元263年夏5月,魏元帝曹奂下《代蜀诏》正式宣布曹魏将举兵向蜀汉发起全面进攻,势要“东西并进,扫灭...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12月20...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12月20日将在兰州举办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 12月20日下午3时,由甘...
黑奴活到130岁?为主人生下了... 今日话题:黑奴活到130岁?为主人生下了250个小黑奴。 真的有人能活到130岁?还生了250个孩子...
原创 蒙... 作为一个中国人,相信不少人都会为我国历史上元朝时拥有的庞大帝国,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最庞大的帝国而自豪。...
原创 赵... 赵子龙是中国是忠诚的代表,他在军队里的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大,在很多情况下,当刘备身处险境时,他都会在第...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中国姓嬴的...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大一统的帝王,他建立了皇帝制度,统一度量衡,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按照姓氏,他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