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在德国建成的,后来传到了美国,现在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这条公路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长街——北京-莫斯科高速大通道(简称京俄高速)。古代也有““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是在我国修建的,比西方世界著名的罗马大道早2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公认的“高速公路”。
古时候,中国各地都有公路,在商朝殷墟,公路是用碎陶片和砾石铺成的,在秦始皇和东周,道路网进一步完善。西汉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事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到唐朝时已基本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至洛阳(今陕西西安市)公路。中国古代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成的,虽然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历历在目。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1912年)建的秦始皇路,全部为黄土夯实而成,实际上是一条黄土路,从咸阳开始,到内蒙古包头结束,历时两年半,全长736千米。 秦始皇为何要建这条道路?原来这是一条军事通道。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地位,决定把秦国都城迁往关中(今陕西省西安市),而不是迁到今天甘肃省天水一带。主要是当时匈奴对秦朝有一定的威胁,秦始皇为了与匈奴作战,命令蒙恬带领30万人修筑这条公路。
他在位期间,秦始皇建造了两个世界级的工程长城和秦直道。前者是为防御匈奴而修筑的军事设施;后者则是秦帝国向北方拓展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因此,对秦直道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秦直道从陕西咸阳出发,经过内蒙古的阴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直道”之一。 秦直道的确切路线已经大致清楚,但由于两千多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一些地方几乎没有古道的痕迹,在细节上也存在一些争议。
秦直道从咸阳甘泉宫遗址出发,经过安塞县,到达榆林南部鱼河乡上郡,再到达毛乌素沙漠的子午岭。这条道路在我国古代军事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沟通西北与西南联系的咽喉要道。它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起了积极作用。秦直道遗迹和沿线古城历来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人文历史价值。
古时候,秦直道宽50米,比现在的高速公路宽,非常强大,古人用落后的工具在沙漠草原上修路。 秦长城位于陕西省中部偏南地区,东起咸阳(今西安),西至长武(现宝鸡北).全长338公里,其中陕西境内约有140多公里。 这条公路可以运输秦朝和军用物资,在防御匈奴族入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秦直道并没有消失,还可以走,但经过改变,路越来越窄,有的地方宽20-30米,有的地方不到1米,有的地方被树林侵占。 在这条路上,我们发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古桥还有不少新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看到这条曾经辉煌的路变成现在这样,让人非常感动,如果可以的话,你真的很想回到秦直道去。
秦直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条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外古道,据记载,秦始皇南下时,经秦直道被运回咸阳,刘恒是经过秦直道的汉朝皇帝。 这条路上有许多遗迹和遗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秦兵马俑群。秦兵马俑博物馆也因此而得名。 正是有了这条秦直道,汉朝才得以快速进攻匈奴。直到明朝,这条路线还在使用,直到清朝才被废弃。如果这条路线能发展成为一条旅游线路,相信很多人仍然愿意去体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