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成语,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画龙点睛和叶公好龙二词。前者是绝对的褒义,后者则是极致的贬义。受到这个成语影响,叶公也相当于是遗臭万年。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公好龙一词中的叶公,并不是什么只幕虚名的人。他的能力极强,甚至可以称得上楚国的栋梁。
叶公其实姓沈。他之所以被称为叶公,是因为封地在叶。他的父亲是楚国的重要人物,担任左司马一职。论起来,是楚国国内掌管军务的官员。因此,可以被认为是权利极重。
但是,叶公成长的年代,正好是春秋末年。晋楚争霸之外,楚国周边的各个国家也开始逐渐成了气候。例如吴国,就是对楚国形成了实际威胁。
在楚平王时期,楚国开始真正爆发了危机。因为信任奸臣,楚平王将伍子胥父子迫害到底,同时爱好女色的他,还将自己儿子的媳妇给强占了,以至于大臣和宗族都对他心怀不满。国力急速衰退。
楚昭王上位之后不久,就品尝到了楚平王犯罪的后果。吴国军队大举入侵,一度占领楚国首都。等吴国军队退去之后,楚昭王对此深以为恨,就此开始励精图治,启用了一堆国内人才。真正将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从头到尾全部改变。
叶公就是在楚昭王励精图治之后,启用的人才。他被楚昭王任命为叶地尹,负责治理当地民生。
叶公到达叶地之后,立马开始对当地民生进行调查。他深刻感受到,叶地面临的情况相当严重,根本上的民众生产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他组织起民众对叶地开荒拓土。但是,叶地除了耕地不足的问题之外,水利设施的问题也很大。因此,叶公又带着民众,新建各种水利设施。
经过叶公的努力,叶地的民众生活质量远超从前,成为了一座难以逾越的边防重镇。他的能力如此出众,甚至连正在游历中原的孔子都有所耳闻。孔子慕名而来,和叶公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治理领地。
在这次交谈中,叶公和孔子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孔子主张用礼仪治理民众,没必要设置法律。但是叶公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法律才是保证国家运行的重要工具。
因此,后世儒家刘向在他的书中,用叶公之名编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就是叶公好龙了。刘向以为,叶公表现得仰慕孔子,但是当孔子来了之后,叶公却不重用孔子。这种做法,让儒家认为叶公是真正的小人。
之后,楚国又爆发内乱。白公胜监禁楚惠王。叶公在国家危乱之时,又担起了重担,成为了拯救国政的人。他联合其他举棋不定的贵族,向白公进军,最后成功打败白公,让楚国政治回到了正轨。
晚年,叶公重新回到了叶地。他是拯救国政的大英雄,但是权力对于他来说,合适比得到更加重要。他知道,有别人能够胜任国家的重要职位。因此,叶公将令尹和司马的职位都让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