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袁崇焕有责任吗?间接导致了对中国的极大破坏
创始人
2025-06-25 14:32:05
0

明朝后期后金崛起,在与后金的对抗中,明朝军队节节败退,损失了很多地盘。

后金夺取辽东后,袁崇焕再次受到任用,被调到辽东担任明军主将。

为什么说再次呢?实际上之前袁崇焕一直在辽东担任要职,他还率领明军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在那之后,袁崇焕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样一个独掌一方势力的将领,受到了魏忠贤的排挤。

原因是袁崇焕不是魏忠贤一党的,对于一个异党分子,魏忠贤自然不会看着对方坐大。袁崇焕被调离官职后,满人在辽东的势力越发强大。

后来朱由检继位,有人就提议派袁崇焕去和满人对峙,袁崇焕有过和后金军队对抗的经验,而且还取得了多次成功,因此派他去顺理成章。

袁崇焕回到辽东后,继续采取原来的措施,利用明军占据城池优势,借助城池大炮防御后金军队,努尔哈赤多次进攻都没有取得成效。

见无法从正面突破,皇太极决定用调虎离山之计,去攻打京城引开袁崇焕,然后再借此进攻边关。

事情果然按照其想的那样发展,袁崇焕见京城有难,在没有接到圣旨的情况下,擅自带兵回援京城。京城之危解除了,不过满人也趁此拿下了边关。

魏忠贤的余党借此诬陷他,说这是他和后金勾结才导致边关失守,后来袁崇焕还是被朱由检下令处死了。原因既有他擅离职守,也包括他擅自杀了朝廷大臣毛文龙。

不过要说到袁崇焕对中国的破坏有多大,这个只能是间接造成的。如果袁崇焕没死,清军也不会那么快进关。

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他还能及时带兵回援,看似这一切都有他的因素,然而将罪责加到袁崇焕一人身上,也说不过去。他杀了朝廷大臣,即使没有被凌迟处死,可能也还是会被撤职。

这样清军入关只是早晚的事,之后清军南下,确实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破坏,但袁崇焕显然也无法阻止这些发生。

或许他有机会改变明朝的命运,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这个机会。

将明朝的命运寄托到他一个人身上,显然有点勉为其难了。朱由检本来也可以拯救岌岌可危的明朝,只是他选择上吊自杀,结果南明政权也因此陷入混乱。为了夺权,清军还没打过来,南明政权内部就已经不攻自破了。

袁崇焕纵使活着,他也没法做出什么改变。他不是皇室成员,一个将领权力太大了,也容易引起皇帝的不满。

他擅自杀了毛文龙就已经体现出他不守法度,一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人,皇帝也会对他感到忌惮。

从朱由检的角度来看,他杀袁崇焕也是必要的,如果不按照律法行事,会造成更多的人知法犯法。或许明朝之所以灭亡,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这是历史发展轨迹导致的结果。只能说袁崇焕间接的起到了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戴... 戴笠我们也不需要多做什么介绍了,也是一位十分神秘的人,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来得到老蒋信任,从事特工与间...
原创 清... 在古代,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扩张,一种具有中国独有的外交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那就是藩属国模式,从西...
原创 古...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开启了中国国家统一的序幕。在此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这片土地,统一和分...
原创 趣... #批三国#小不点有话说趣谈三国,《隆中对》是否出自陈寿之手? 最近看三国发现了一个很不合理的地方,那...
原创 光... 引言 提到光绪皇帝,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懦弱无能,身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不但没有拥有属于自...
原创 古...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称呼一向很讲究,尤其对于有个一官半职的,都在称呼里加上官职,以示尊重。 就好比于谦...
原创 清... 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的驻地,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
原创 官... 公元199年,袁绍在战胜公孙瓒后,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此时的袁绍带来十万精兵,攻...
原创 为... 喜欢搞事情的日本民间媒体经常会弄一些的很有争议性的评选榜单,比如影响世界的“亚洲古代名人排行榜”。和...
原创 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佛教诞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