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定陵后郭沫若再提开秦始皇陵,上级定下规矩不能再碰皇帝墓!
创始人
2025-06-25 09:02:24
0

“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此乃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诗人郭沫若的作品,他不仅仅是诗人,而且在历史、考古、戏剧等方面也颇有建树,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

郭沫若对考古极其感兴趣,曾经提出挖掘乾陵(武则天陵)、长陵(永乐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和秦始皇陵等这些皇帝的陵墓的计划,但是得以实施的就只有定陵的挖掘,也就是因为定陵挖掘的失败使得之后的乾陵和秦始皇陵的挖掘计划失败。然后所有的皇帝陵墓都不能再被挖掘,这似乎形成了一种规定,文物局规定:“帝王的陵墓谁都不能再去挖掘”,对于这些历史上珍稀的文物,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把他们埋在土里。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郭沫若对于定陵的挖掘。其实郭沫若最先提议的是挖掘永乐皇帝的长陵,是因为郭沫若认为传说中的原版《永乐大典》极有可能在朱棣的墓中,现存于世界上的《永乐大典》是破败不堪的一本,内容也是被西方列强抢夺了大部分,基本上就是所剩无几。但是虽然得到挖掘的许可,最终还是因为长陵太大,而且没有知道墓室的入口而放弃,改去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万历皇帝的定陵的挖掘也是颇费周折,在墓室门一打开之时,一股刺鼻的黑气就崩出,考古队员也不敢贸然进入,由于墓室已经封闭了几百年,尸体腐烂后的气味也在在密封的环境中酝酿了几百年,而且其中缺乏空气,人们直接进入极易缺氧。所以说考古人员首先把一只鸡放入墓中,直到三天后鸡仍然活着,考古队员才进入墓中。

定陵中确实是有不少的宝贝,其中皇帝和皇后的龙凤冠、珠宝首饰、银武器丝织品等等种类繁多,数量巨多。但是就是由于陵墓打开后内外空气产生了对流,文物表面都发生了氧化,本来精美的文物也被毁的残缺不全,丝织品更是直接变成了碎片。还有更悲哀的是,挖掘陵墓的考古人员很快就被调走,在考古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结果使得万历皇帝的尸骨和棺材都被烧毁,一些珍贵的文物也被盗墓者盗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震动。彼时,英国记者贝特兰曾受美国好友埃德加·斯诺的委托特意来到西安实...
原创 中... 全文共16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个 家族庞大 、 子孙兴旺的大...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是许多中原王朝的必修课。他们把长城视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自西周以来,...
原创 刘... 刘备的家庭正在衰落,所以他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办法赚钱和补贴家人。但是刘备与众不同。他喜欢好看的衣...
原创 为... 自古江山英雄才人辈出,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为了能够享受和平安稳的日子,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历史中许多名人...
原创 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炮火隆隆,数十万朝鲜人民军全面撕破38线,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700多年前,蒙古大军用几天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
原创 殷... 20世纪,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殷墟,被称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这里已经大大小小发掘了...
原创 英... 引言 现在人们常用“运筹帷幄”一词形容十分有远见的人。《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曾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
原创 顺... 前言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