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官帽后以孔雀翎装饰,称为“花翎”。花翎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在乾隆朝“赏戴三眼花翎”这一至高荣誉才开始赏赐给皇家宗室以后的大功之臣。纵观满清一朝,仅有七位获此殊荣。
1、富察傅恒(1720—1770年),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清朝外戚、名将,乾隆帝孝贤纯皇后之弟。赏戴三眼花翎原因:军功赫赫—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取得胜利;攻取伊犁,平息准噶尔叛乱;督师云南,攻缅甸,屡败缅军;傅恒率军突袭缅甸,大败缅军。
2、福康安(1754—1796),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富察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赏戴三眼花翎原因:累加军功—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取胜廓尔喀之役。
3、和琳(1754-1796),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大学士和珅之弟,清朝名将。赏戴三眼花翎原因:军功显赫—镇压石柳邓领导的苗民起义,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
4、长龄(1758—1838)萨尔图克氏,蒙古正白旗人,清朝大臣。赏戴三眼花翎原因:主持平定张格尔之乱,擒获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张格尔。
5、爱新觉罗禧恩(1784—1852),满洲正蓝旗人,睿亲王淳颖之子,清朝大臣,清朝皇家旁支宗室。赏戴三眼花翎原因:平定湖南江华瑶赵金龙叛乱、追剿广东瑶匪赵仔青、剿灭湖南匪首邓三、盘文理及其匪穴并迅速上报军功。
6、徐桐(1820—1900),汉军正蓝旗人,户部尚书徐泽醇之子,清朝大臣。同治帝帝师。赏戴三眼花翎原因:坚定支持慈禧太后,坚决反对“维新变法”。唯一一个仅靠慈禧太后信任和恩宠获得该荣誉的人。
7、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再造玄黄之人”、“东方俾斯麦”等称号的一代饱受争议的权臣。赏戴三眼花翎原因:创建并统帅淮军、北洋军师;领导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指挥中日甲午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