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与鲁迅30年无爱婚姻,69岁孤独终老,只因原配朱安做了三件事
创始人
2025-06-24 22:02:13
0

1899年,一人苦苦支撑全家的鲁迅母亲和媒人向交好的富裕商人朱家议亲。从此命运将18岁的鲁迅和21岁朱安紧紧连在一起。

虽说绍兴人婚姻信奉“女大三,抱金砖",但这次联姻给鲁迅和朱安带来的却只有无尽的痛苦。两人无性无爱婚姻30年,朱安孤独终老69岁,只因她做了三件事。

01 朱安固守封建礼教,坚持裹脚不放足,成亲时小脚穿大鞋欺骗鲁迅。

鲁迅订婚时正在读书,既无电话,也无手机。回家知道被订婚后,孝顺的他虽然同意了,但给朱安提了个条件:放脚去上学。

朱家有钱有条件,但父母却不以为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朱安做个贤妻良母就够了。再说她的脚已定形,放脚也为时已晚。

鲁迅失望之余,一直拖着不成亲。直到朱安与鲁老太太实在等不及了,决定以鲁迅母亲病危为由,把还在日本留学的25岁的他骗回老家。终于在1906年7月6日,鲁迅被迫与28岁朱安拜堂成亲。

在婚礼上,戴着一条假辫子的鲁迅像木偶一样,在热闹的唢呐喇叭声中麻木地迎接新娘。新娘掀开轿帘一瞬,一双大鞋让鲁迅呆滞的眼神一亮。

谁知大脚未落地,一只绣花鞋毫无征兆地掉落在众人眼前,新娘的三寸金莲也在众目睽睽下骤然显露。惊喜变惊吓,鲁迅的微笑也如昙花一现。

原本想讨新郎鲁迅的欢心,朱安才在大鞋里面塞棉花,谁知弄巧成拙。以致洞房花烛夜,一对新人相顾无言,各怀心事,徒剩凄凉。

鲁迅闷头被内哭泣,朱安睁眼看墙角蜗牛爬行。第二晚鲁迅搬去书房,让新娘独守空房。第三天本应与朱安回门,他却直接躲回日本读书了。

从1899年订亲到1906年成亲,间隔长达7年。如果大龄剩女朱安不盲从父母,坚持按鲁迅要求放脚。纵使艰难,但2555余天的矫正,三寸金莲绝对会大有改观。

可朱安不放足也就罢了,却还在成亲时小脚穿大鞋欺骗鲁迅。本就奔赴千里被母亲骗婚,被新娘又一次欺骗,还导致迎亲出现尴尬局面。难怪鲁迅心情跌落谷底,决定从此各自为政,徒有夫妻之名。

02 朱安不识字读书求进步,还自以为是。

朱安虽出身大户人家,精通女红,厨艺精湛,做得一手地道绍兴菜。但大字不识,只会背《女儿经》。虽深得婆婆的喜欢,与鲁迅却无共同爱好及语言。

可有句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朱安要想取悦丈夫,不仅要赢得他的胃,更要赢得他的心。那就还须好好识字读书。虽然婚前父母不支持,但婚后她还是有机会的。

婆婆鲁老太太就曾劝朱安,让她跟小叔子周作人识字读书。她却以怕别人讲闲话为由拒绝了。其实她可以在婆婆的见证下请周作人教书识字。但她却因噎废食,断了自己读书之路。

1919年,鲁迅率全家搬至北京八道湾。直到1926年鲁迅去上海,7年时间夫妻俩人一直住在同一屋檐下。这期间朱安如果直接向鲁迅请教识字读书,作为一个崇尚新思想的学者,想必鲁迅也是愿意的。

因为鲁迅其实也想改善俩人关系。有一次吃饭时,他与朱安饶有兴趣地回忆起在日本吃到的一种特产点心。谁知朱安都无原则赞同附和:她也吃过,确实挺好吃!

朱安未曾去过日本,全中国也没有这种点心。她的信口开河、自以为是让鲁迅瞬间失去了聊天的兴趣。但如果她好奇询问并虚心请教丈夫:这种日本特产点心的具体做法。

再成功在鲁迅的指导下做出这种点心的成品。甚至以此为契机,让鲁迅教她认字,那么其见识定能越来越广,属于她的幸福是不是就来了呢?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03 朱安屡次在亲朋好友面前给鲁迅“难堪”,让鲁迅大失颜面。

有一次鲁迅从北京回乡探亲,朱安准备一大桌子饭菜招待他及亲友。谁知在吃饭时,朱安当众痛诉鲁迅对她的各种不好,让鲁迅颜面尽失。

搬到北京后,在鲁老太太的一次生日宴会上,穿戴整齐的朱安竟然跪拜在亲友们面前,并当众哭诉:大先生(鲁迅)多年来都不理她。她还发誓说: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的鬼,绝对不离开周家,后半生就光服侍婆母周老太太了。

朱安的哭闹、跪拜,让鲁迅在亲友面前难堪之及,他对朱安更厌恶了。俩人关系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鲁迅甚至借与弟弟周作人决裂之际,要朱安要么与弟媳们同住,要么是回绍兴娘家,并承诺按月给她生活费。实际是想借此机会休了朱安。

朱安当然是不同意的,她要留在鲁迅身边洗衣做饭伺候他。得不到丈夫的关爱也无所谓,能有机会照顾鲁迅和他母亲就够了。

面对她一厢情愿且卑微之极的爱,鲁迅无可奈何。他把她当成母亲给予的一件礼物,同情她,供养她,唯独不爱她。

从朱安与鲁迅的相处中,可以看出她是其实有原则、有个性。只可惜她的原则、她的个性用错了方法。一个女人,只有与时俱进,与爱人共同进步,才能相知相依。否则只能渐行渐远。

关于鲁迅与原配朱安的故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竹编大产业!唐家村非遗助力乡... 指导老师:伏帅 史崧正 法学学部通讯员:余紫嫣 2025年7月7日晚,湘潭大学金翼5·1·8爱心团...
原创 斯... 阿莉卢耶娃出生在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是当时苏联总统斯大林的女儿, 斯大林对阿莉卢耶娃可谓是宠爱有加,把...
刘楚昕新书分享会上纠正读者提问... 7月26日,重庆室外体感温度38摄氏度,刘楚昕从湖北武汉来到另一个“火炉”参加《泥潭》新书分享会,刚...
原创 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
“七印”总督卞宝第故居修缮完成... 修旧如旧 晚清重臣卞宝第故居,老扬州不陌生。但熟知卞宝第其人其事,乃至其后人的情况以及宅第历史用途者...
原创 清... 刑罚之事古时候就一直是执政者较为高度重视的,刑罚使得恰当会促使国家安定团结,老百姓路不拾遗。 若是错...
原创 刘... 电影《影》里有一对父子的形象刚正不阿,堪称君子典范,他们就是杨苍杨平父子。后来有人揭秘说这对父子确实...
原创 包... 北宋年间,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臣包拯,他被世人也称为“包青天”,经常称他为“包公”。黑乎乎的脸,额头上...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其智慧与忠诚一直为后世所传颂。他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
原创 古... 甭管古今多少书法大家,官儿做得再大,有大过皇上的吗?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