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仪一个谎言骗得楚国团团转,靠三寸不烂之舌为秦统一扫清障碍
创始人
2025-06-24 15:02:34
0

张仪和苏秦在战国的舞台上颇有名气,二人连横合纵之术针锋相对,然而张仪却比苏秦早了二十多年退出历史舞台,张仪推出战国舞台后,苏秦紧随其后,在张仪死后次年入燕,二人的战略都堪称十分完美,尤其是张仪的连横之术为秦国的统一提前扫清了障碍,张仪虽为魏国人但早年却郁郁不得志,后来被秦惠文王发现,从此死心塌地为秦国效命,秦惠文王对张仪有知遇之恩,张仪也为秦国的统一居功至伟,张仪一生极力倡导连横之策,所谓连横之策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事实证明这一外交手段被张仪运用的炉火纯青,张仪一生的外交成就总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破坏魏齐联盟,二是破坏齐楚联盟,此举大大缓解了秦国的危机,使秦国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兵力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其他五国,张仪在外交期间名声非常不好,主要是因为张仪所采用的外交手段多为不正当手段,主要是靠贿赂、人质、联姻以及其他欺诈、蒙骗等不正当的手法而得逞,所以秦国威信大幅下降,被关东六国称为虎狼之师。

张仪主政秦国期间坑坏了关东六国,因此六国对张仪是恨之入骨,尤其是在对楚国方面,张仪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生生把楚王忽悠的团团转,而张仪用六百里土地忽悠楚怀王的故事也因此流传了下来,也正是因为此次受骗,对楚国造成了致命打击,秦惠文王十二年,秦国在深思形势之后决定出兵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已经签订盟约,两国实力在战国中堪称强国,以秦国之力不可与两国同时开战,于是张仪便建议惠文王派自己出使楚国,陈说利弊,然而在楚国,张仪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忽悠楚王要将军事要地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拱手送于楚国,条件就是楚怀王必须与齐国解除盟约。

楚怀王贪图利益,当即下令撕毁盟约,派将军跟张仪前去商於接收土地,然而到了秦国之后,张仪却声称秦王答应的是送还楚国六里土地,而非六百里土地,楚国使者大怒,将此事禀告楚怀王,楚怀王暴跳如雷,兴兵讨伐秦国,但是在秦楚大战中,秦军大胜,楚军大败,不仅没有得到什么便宜,反而还割让了两座城池向秦国妥协讲和,此次战争看似是战国大小战争中一次普通的外交战争,但是此次战争却让楚国失去了自己原本有利地位。

楚国作为战国大国,无论联合齐国或秦国,都会对第三方产生很大的压力,即使不参与秦齐争霸,也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然而经过张仪这次忽悠,楚国的威望在列国中大大降低,楚怀王反复无常的秉性让各国都不再相信,齐国由于楚国多次背弃盟约,对楚国更是小心提防,而这正是秦国乐于看到的结局,只要齐楚之间有矛盾,秦国便高枕无忧,楚国后来落到了后来夹在秦、齐两国之间,东西受敌,遭受轮番打击的被动屈辱地步。从此楚国彻底沦为附庸,直到灭亡。

张仪此举虽然有点损但却非常有效,但是张仪的做法却非常让人不齿,秦惠文王死后,其子赢荡即位,为秦武王,秦武王对张仪的做派相当反感,一度想杀了张仪,张仪也整日心惊胆战,于是便借机向秦武王献出一计使自己脱身,张仪对秦武王建议,如果齐国势力强大,对自己恨之入骨,自己在秦国就会给秦国带来祸患,不如让自己使魏,齐国得知自己在魏国必然发兵讨伐魏国,如此秦国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秦武王头脑简单,认为此计可行,于是便放张仪去了魏国,然而张仪在魏国任相国的第二年便去世了,张仪一生狡诈,最终竟能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全身而退,得以善终实在是奇迹,对比张仪的人生结局,苏秦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苏秦人生巅峰时曾佩六国相印,但是最终却被处以极刑,相比于张仪来说实在太过悲剧,苏秦曾经评价自己的前辈张仪: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司马迁为张仪立传,也说张仪为人比苏秦恶劣,苏秦所以独蒙恶声,与张仪“暴其短以扶其说”有关。张仪死在苏秦之前,不可能在苏秦死后诋毁苏秦,对苏秦极尽漫骂之能事,显然是张仪的门徒。司马迁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的确是盖棺定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戴... 戴笠我们也不需要多做什么介绍了,也是一位十分神秘的人,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来得到老蒋信任,从事特工与间...
原创 清... 在古代,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扩张,一种具有中国独有的外交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那就是藩属国模式,从西...
原创 古...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开启了中国国家统一的序幕。在此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这片土地,统一和分...
原创 趣... #批三国#小不点有话说趣谈三国,《隆中对》是否出自陈寿之手? 最近看三国发现了一个很不合理的地方,那...
原创 光... 引言 提到光绪皇帝,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懦弱无能,身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不但没有拥有属于自...
原创 古...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称呼一向很讲究,尤其对于有个一官半职的,都在称呼里加上官职,以示尊重。 就好比于谦...
原创 清... 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的驻地,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
原创 官... 公元199年,袁绍在战胜公孙瓒后,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此时的袁绍带来十万精兵,攻...
原创 为... 喜欢搞事情的日本民间媒体经常会弄一些的很有争议性的评选榜单,比如影响世界的“亚洲古代名人排行榜”。和...
原创 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佛教诞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