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朱祁钰啦!
朱祁镇唯一能让世人所称道的,就是在临死前下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这恐怕就是朱祁镇皇帝生涯中唯一的亮点。但说实话废除殉葬制度只是让那些妃嫔得以幸免于难罢了,这与天下无益,更是抵不掉他对于整个大明天下造成的伤害。
1449年那场“土木之变”让整个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等五十余位朝中柱石悉数战死沙场,朱棣所留下的五十万大军亦全军覆没,其中就包括明朝最为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三大营部队。由此,土木堡之变后,永乐朝积累下的底蕴,在朱祁镇的胡闹下,被毁于一旦,而后因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明朝的边防政策自此有主动出击,变为被动防御。
再之后,朱祁镇靠着“夺门之变”重登皇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他又丧心病狂的将于谦等忠于朱祁钰的朝中忠臣悉数斩杀,而要知道,于谦等人可都是能臣、干臣,是大明朝的柱石,杀他们等于是自毁长城,可朱祁镇却偏偏这么做了。随着朱祁镇对忠于朱祁钰群臣的杀戮,再加上之前因他错误的指挥,致使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被诛杀殆尽,由此整个大明朝再无忠臣可用。
因开国、靖难武官在朱祁镇两次清算中被屠戮殆尽,此后,朱祁镇只能靠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由此宦官之祸开始在明朝泛滥,宦官开始有了与百官抗衡的实力,并有了祸乱明朝天下的资本。而后,因皇帝重用宦官,文武大臣和君主开始离心离德,国势日蹙。
由此,可以说,明朝真正的衰落就是从朱祁镇开始的,对于大明来说,朱祁镇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千古罪人。
若说,朱祁镇是让明朝开始衰落的罪人,那朱祁钰就是让明朝得以中兴的功臣,如果不是他,被朱祁镇弄得支离破碎、衰落不堪的明朝,恐怕就会变成被异族随意欺压的存在了。
朱祁钰,他绝对是一位英主,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他都算得上是位明君。瓦剌兵围北京之时,朱祁钰临危受命,在危急关头,他临危不乱,力挽狂澜,知人善用,启用于谦等能臣干吏,然后励精图治,选将练兵,最终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转危为安,让明朝不至于陷入亡国的境地。
而后,在击退瓦剌后,朱祁钰又开始对于明朝上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整顿和改革,由此使得被朱祁镇弄得支离破碎的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
在政治上,朱祁钰广开言路,招贤纳士,重用于谦等能臣,同时清除为祸天下的宦官势力,如此使得明朝的吏治为之一新;经济上,朱祁钰对常年受灾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的百姓,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赋,同时下诏停止了前朝的各类采办,减免宫廷开支。
正如《明史》所言:“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对于明朝而言,朱祁钰就是一个有“再造社稷”之大功的英主。
综上所述,朱祁钰的功劳、能力绝对是要比朱祁镇大得多得,说句可能有失公允的话,朱祁镇可能连给朱祁钰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