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农民挖出一吨重古董,有人花20万大洋没能买走,现在是镇国之宝
创始人
2025-06-22 09:31:58
0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前人曾给我们留下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一些至今还在使用的建筑,比如一些仍保存完好的古董文物。这其中,有一件东西是我国的骄傲,它也是至今出土的最大一个鼎,那就是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产于商代,重量达到八百三十二斤,鼎身四周都雕有精美的纹路,是中国的镇国之宝。

后母戊鼎的发现有些意外,它是武官村的村民吴希增发现的。当时,吴希增见同村村民吴培文家的祖坟看起来年代久远,且还保存完好,心想里面说不定有值钱的陪葬物,于是,吴希增借口要去挖田,带着工具来到吴培文家的祖坟那里,算好大致的墓穴入口后。

吴希增就开挖了,当他把洛阳铲打下地底下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凭着手感,他知道地底下一定埋着什么宝物了,但是,凭他一人的力量,似乎没有办法把这宝贝弄出来,于是,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吴培文,两人一起合作把这个宝物挖了出来,这就是后母戊鼎。

当时,我国正处于战乱之中,日本军在中国地境上大肆烧杀掳掠,把值钱的东西都抢走,吴希增和吴培文害怕日本人会看中这个鼎,于是决定把它秘密藏起来,但是,这么大的家伙,要躲过众人的眼睛是不容易的,很快,武官村挖到宝贝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有个商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愿意出二十万大洋购买这个鼎,但他却有一个要求,要把这个鼎分为八块,便于运输。吴希增和吴培文两人答应了,但是,在分解大鼎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难题,这个鼎坚硬无比,他们砸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弄下了一个耳,看来这个大鼎是没办法分解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回绝了这门生意,重新把鼎藏到了家中。

经过这一出后,武官村有宝贝的消息传得更远了,终于也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贪婪的日本兵怎么会放过这个珍贵的东西?于是立即派兵到武官村搜寻这个宝物。村民们为了不使鼎落到日本人手中,大家一起凑钱买了一尊殷墟出土的无铭文的青铜甗,打算用它蒙混过关,而真正的后母戊鼎被密封好后藏在了粪坑里。

日本兵来后,看到这个青铜甗信以为真,拿着它喜滋滋地走了,后母戊鼎因此逃过了一劫,之后,后母戊鼎落入了蒋介石的手中,当日他在逃走台湾的时候,因为鼎太大不好运输,就把它留在了大陆,如今这个鼎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里。

其实,这个鼎的名字是改过的,先前郭沫若曾为这个鼎起名“司母戊鼎”,因为鼎内刻有“司母戊”三个字,后经家者们一再研究认证,认定鼎内的三个字是“后母戊”,所以这个鼎的名字理应是“后母戊鼎”,之后这个鼎的名字被改了过来。

后母戊鼎经过战乱年代,又历经如此长的一段岁月,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那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它之所以没有流落在海外,全靠有血性的中国人保护它才能这么保存得这么完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