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7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我们在讨论宋朝时,都是逃不开宋朝的对外交往的,而我们一般认为宋朝的对外交往就是永无止境的战争。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他们都和自己的邻居。在北方的辽和金政权,在西北的西夏政权,这些都是严重危害到宋朝的敌人。粗看一下,宋朝或许和这些外族政权都是战争与冲突。
可是很少人了解到,宋朝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除了战争之外,还是有和平下的交往的。
宋朝毕竟是历史上著名的经济王朝,而少数民族政权所想要的不过就是农耕民族独有的资源,和平交易是没什么冲突的。而我们今天的主义就是宋朝在复杂的外交局势中,和外族之间的和平与冲突。
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在宋朝的北方就已经伫立着一个强大的政权——辽。辽又被称为契丹,早在唐朝后期,他们就已经侵入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了。
而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更是从石敬瑭的手上获得了幽云十六州,更是愈发强盛。宋朝继承北周政权后,如果宋朝想要一统中国,无疑离不开北边的这位邻居。
宋太祖时期宋朝完成了南方地区的统一,宋太宗时期向北方进取,结果迎来了高粱河之败,让契丹人彻底看不起南方的这个国家。而后就是辽朝的大举南下。
在真宗时期宋朝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中规定了宋朝要向辽国每年给予总计三十万的岁币。虽然三十万很多,但是对于经济发达著称的宋朝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朝廷中的主和派因此也跃居了朝堂主导地位。
西夏则是宋朝对内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败产物,宋朝对于西北地区的党项族人采取了较为错误的政策。在策略上向党项族施压,希望党项族彻底臣服于宋朝中央朝廷,但是却又没有合适强大的统治方式控制党项族。
反倒使党项族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难以忍受,于是便振臂一呼,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西夏。西夏又称大白高国,所统治区域在如今的宁夏、甘肃、青海一带。
虽然都是穷山恶水,但是也拥有着穷山恶水独有的地理优势,全国边境几乎都是被高山和沙漠环绕,易守难攻。历史上的宋朝军队在进攻西夏时无一不受到这些地势的阻碍。
所以宋朝想要攻略西夏的方法只有步步蚕食,在攻略下的每一个地方都建立起军事坞堡,一步步推进战线。但是这样明显是耗费钱财人力而且花费时间的。
所以宋朝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皇帝有这样的气魄和西夏开展长期的战争。反倒是西夏凭借又是组织了许多次大反攻,让宋朝也给了西夏许多战争赔偿。
和少数民族的摩擦战争贯穿了整个宋朝前后,可以说整个宋朝的历史就是和少数民族的战争史。但是,当宋朝和这些少数民族签订和议,停止战争之后,则又是新的外交了。
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发生战争的争端,无非就是资源问题。少数民族侵略宋朝,盯上的无非就是宋朝这个经济发达王朝的各种资源,比如丝绸、茶叶、农作物、奢侈品等。
宋朝所需要的,也不过只是少数民族的马匹、牛羊等资源,双方在签署和议之后,就不能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获取了,由此便萌发了宋朝和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边境交易。
宋朝和辽国互市贸易,设置了边境贸易的专属机构——榷场。榷场中有专门的官吏官吏,宋朝和辽国双方各自组织大商人交换各自所需的商品,这些商品一般都是地方特产,比如宋朝的茶叶、丝织品,辽国的牲畜之类的。
而与西夏的交易更加充满特色,由于西夏控制着西北地区,连接着青藏地区,所以西夏就拥有许多来自青藏地区的特产。比如说像是红花、藏羚角等名贵药材,还有诸多玉石之类的奢侈品。
而且在牲畜上,西夏拥有辽国所没有的特产,就是骆驼,在陆上丝绸之路中,这可是必备的交通工具。宋朝拥有着这些游牧民族成立的王朝所必不可缺少的物产,那就是茶叶。
由于游牧民族的主食是牛羊肉等肉食,所以其中的脂肪特别多,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是一种特别的负担。而茶叶中的成分可以帮助分解这些难以消化的脂肪。
所以游牧民族热衷于和宋朝交易茶叶。但是茶叶在当时实在是一种奢侈品,游牧民族和宋朝的交易中,始终是宋朝占据着优势地位。游牧民族又不舍得用自己的优势,优良的马种来和宋朝交易。
最后发现和宋朝交易还不如抢来得快,因此最后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就会在暗地里和商队摩擦,抢劫货物。但是总体来说,宋朝和这些游牧民族还是处于一种较为和平的状况。
或许就是因为宋朝和这些少数民族存在着这样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且宋朝的实力也没有强大到可以压服这些王朝。所以我们就可以在宋朝历史上看到,统治阶级内部存在比历代都强的分化。
主和派和主战派的分裂才是导致宋朝无法战胜这些少数民族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到启示,统治阶级的联合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力量的关键,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要加强民族凝聚力,才能建造铁板一块、强大的国家。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