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上)
创始人
2024-11-06 07:14:20
0

原标题: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上)

作者:王晶莹

第607期

编者注

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移民与重建——清末民国时期皖南水东镇》主要研究太平天国后宣州区水东镇的移民构成、移民之间的博弈竞争土地与地方势力、商人移民与水东的关系等方面对地方秩序的重建、天主教在水东的建立和发展、水东参与皖南商业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是其中的一部分,重点探讨咸通之战后的水东商业社会如何在商人的领导下恢复和重建秩序。应本刊编委会要求,作者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同意将摘录在本刊发表。

明清的《宁国府志》和《宣城县志》对水东的商业文化有很多描述:“旧俗以农(二麦晚稻胜江浙,早稻同)”。 )织布(棉麻布多销往边境),商人很少(只有水东的人在做生意)“他们相当奢侈和节俭,并且践行道德和教育(但是水东的士人)。东者最盛,余者稀)”(嘉靖《宁国府志》表五。《甄记》);“乐城房屋姓氏不多,而在城东横跨虹桥、万居海滨,富商云集。连本地人和海外华人都住在那里;人口繁盛,春货繁盛,物产繁盛,楼宇建筑甲城”(万历《宁国府志》卷十二《一文志》);董传策,与水东梅氏文人代表人物梅志峰交往过的人,在《新惠济桥》中写道,《碑记》中也说,水东所在的东乡,商贸繁荣。宣城府府国辖4乡。东边土地肥沃,居民众多。商贾盘踞,相连,三乡视数倍”(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二《艺文志》)。

水东由于地处宣城县、广州市建平县和宁国县交界处,具有不同于县内其他地区的浓厚商业氛围,因此在《宁国府》历史研究中一直以区域背景为背景。过去。其中,引起了戴宇、范金民、董家奎、李田等资深学者的关注。但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宁国府整体或某一县的商业经济发展,或在文中提及水东,但没有将水东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来讨论。

据《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统计,水阳河发源于绩溪县、宁国县南部山区。上游有东津、中津、西津3条主要支流。其中西津发源于绩溪县龙从,规模最大。天津与中津在中河口交汇,称水阳江,流经绩溪、宁国、宣城、当涂、芜湖五县。水阳河干流从水东镇段进入宣州城区段,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水东地处东津河、西津河、中津河交汇处的河谷地区,周围群山环抱,从土地区位来看,水东地处周边县市交汇处,这为水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地和水资源资源。优势,从而成为颇具规模的贸易集散点。这也让水东在宁国府宣城县整个东乡地区脱颖而出。明嘉靖《宁国府志》曾记载:“宣城东南,谓山乡,田堰坝,若非大旱,皆丰收”。 “横多……山上盛产鲜粮,水东、华阳以南却盛产油桐、梨、板栗、柿子、蜂蜜、木瓜、茶叶、木炭……编织的棉麻布多销往外商”但水东人是做生意的。” 。

可见,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水东地区的商业文化在整个宁国府地区就已经非常浓厚,而且还涉足对外贸易和贩卖。此外,明清时期民间商旅书籍的记载,进一步证明水东曾参与对外贸易和贩卖:明清时期曾出版商旅书籍《天下图鉴》,题字为水东。清代景宜子。从太平府芜湖县到惠州府的路线需要经过水东:“芜湖从宁国府到河里西路。本县。十里白家店。十里泾县河口。十里黄池。十里武昌港。……十里到”陈村湾,距峡五里,可接船,雇纤夫,下船……西行三里,东行十里。距五谷渡十里,陆路至胡乐寺,至灵山麓,而至徽州府,再至里溪河。”

清末冯旭主编的《安徽政绩要》卷九十八《水道》也记载:宁国府水道“水阳河上游为宁国县东西两条溪流的汇合,北流西北流至府城以东,西入皖溪河,北流至油爪沟汇入南湖,北至水阳镇汇入固城湖,折西北流至黄池镇汇入。五丈湖,北流入太平府,小淮河与南陵县河、紫府河汇合,北流入石羌河,又入太平府芜湖县。皖南太平、宁国、徽州地区进入长江的重要贸易通道。该港口从水阳江下游流至芜湖,经水阳江、青衣江连接长江的水运线。宁国地区与惠州地区商贸往来的通道。通过这条水运通道,惠州、宁波政府的山产品和木材可以经长江运往武汉、南京、苏州等地。水东也因其毗邻阳江、与周边多县接壤的优势,成为徽州、宁夏商人的交通通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老人们回忆,水东老街上已开业的旅馆、客栈有:石太和宾馆、天一泉宾馆、白家村宾馆、辰逸宾馆、风云楼、庆华楼、长安宾馆、东南宾馆、酒店,赵开山宾馆、杨子荣宾馆等。这些酒店有的还经营酒店、旅馆。尤其是位于水东老街“十八阶”的施泰和酒店。有前后三个入口。三个入口利用地形,分为一层、二层、三层。临街的就是酒店的门面,最后那栋三层楼就是最后进去的那栋。是施泰和大酒店的酒店部分,满员时可容纳两百人左右。如果仔细考虑施泰和酒店的选址,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水东作为商贸中转中心的鲜明特色。施泰和宾馆酒店部分的右侧是轿车公司,宾馆临街门面的左侧是负责运送货物的“萝卜班”集号、结算工资的地方。十八阶尽头有一个房间叫“轿行”,是专门提供轿子和轿夫的地方。马车房与酒店距离较近,是因为这些商人绅士的出行需要,而负责货物装卸的“洛班”的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帮助这些前来吃住的商人搬运货物。货物或行李。

清末至民国时期,水东工商业的发展随着芜湖关的开通而进一步发展。相应地,水东等皖南内陆城镇的繁荣又反过来影响芜湖,促进了芜湖关口贸易的繁荣。

徐智、吴松娣利用一批民国时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民国时期皖南芜湖港的腹地市场体系。他们通过分析不同商品的进出口流通和集散情况,将芜湖港的腹地范围概括为“旧安庆府、池州府、泸州府、太平府、宁国府、贺州县”。对构成腹地市场体系的基本单位城镇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清代中叶以来这些地区城镇数量的变化趋势,指出尽管受到太平天国的冲击和破坏。叛乱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芜湖开埠后,这一腹地的城镇数量明显增加。

然后他们以芜湖港皖南腹地,即旧太平府和宁国府的地理范围为背景,对这一腹地市场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通过对人口、商店数量、邮政等级、物流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民国时期,皖南芜湖港腹地市场使用的米、竹、纸、木炭、棉花、茶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以芜湖为中心的市场,由大量的一级市场和万钧镇、水东镇等11个中间市场组成的市场。以河流为主要运输渠道的系统。”

他们对皖南市场腹地的分析,实际上验证了徐坦的“中国近代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城乡市场网络的基础上。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它并没有创造一个新的,而是利用并部分改造了中国原有的市场体系来为其服务。”水东的水陆地理优势和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使得水东不仅有便利的过江水运,而且还因为与周边县市交界,成为周边货物的集散地。平原地区,也不是山区,使得水东自明代嘉靖年间就具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因此,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积淀,水东商业市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水东周边山林中天然物产丰富,尤其是枣、竹子等。这些产品深加工生产的蜜枣、土纸等已成为水东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自1870年芜湖开埠以来,水东土特产也在开港的影响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产品的对外运输和销售,成功确立了水东在皖南腹地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水东甚至获得了“小南京”的称号。民国二十六年《安徽九区海关志》记载,宣城县水东镇为宣代八重镇之一。

“宣城的商业仅次于芜湖、惠州。贸易以市区为中心,万钧、水东、孙家埠、双桥……等镇也是商品集散地……水东贸易以煤炭、纸张、蜜枣是大宗商品。”

据民国22年出版的《乌扎铁路沿线城镇经济概况》统计,当时水东的基本情况是“3000户,15000人。产品可产稻米15万石”。年产小麦15万石,油菜籽1000担,蜜枣1万桶,纸张10万捆,木炭4万担,煤矿储量约3000万吨。笔者根据民国十九年《京粤线安徽段经济调查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整理出当时宣城县城镇的商业情况为如下:

表1 民国十九年(1930年)宣城县城镇商业概况

调查报告记载:“宣城是皖南各县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富的,还有水阳河、青衣河穿境而过……东南部的孙家埠和水东都毗邻”至水阳河,宁国广德的竹、木、纸、炭均产于此,故商业亦繁盛,各商铺不下三百家。”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出,水东镇与其他镇相比,最突出的就是其独特的两种产品,即枣和纸。那么以这两种产品为主要交易品的水东在皖南宣城县的乡镇中处于什么水平呢?

笔者根据民国二十一年的统计数据,将宣城归类为“手工艺品”的贸易产品产值及其他类别整理如下:

表2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宣城贸易产品种类及产值

从这个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东的蜜枣、芯纸、方高纸的累计产值是宣城所有归类为“工艺品”的产品中最高的,尤其是水东的蜜枣产值最高。居然达到了40万元。这充分说明,在宣城县内外交易的产品中,水东的蜜枣和土纸占据着巨大的份额。这三种产品在水东的高产值,也证明了水东经营这些产品的店铺和商家的实力。据宣城市政协20世纪80年代调查记录显示,民国时期,水东镇的主要纸店有伊泰源、李泰兴、张福达、熊凤昌、五兴达、功兴达等,这些商户都在水东枣。成熟季节,还办蜜枣作坊。由于蜜枣的生产具有季节性,水东的商店经常出售当地的纸张和杂货。当蜜枣成熟的时候,他们就雇佣工人办枣厂,加工生产蜜枣。一些资本雄厚的企业经营的行业范围更广,比如李泰兴企业经营的行业有枣坊、酱园、米铺、油铺、酒铺、纸铺等。水东土纸贸易量大的原因还在于,这些企业销售的土纸除了水东本地产品外,还包括南方宁国县邵家村、丁家头以及广德的纸。在东方。陈村、海口村的纸来自九曲岭、大树岭,还有东北角的郎溪县经崖山来自永丰店、姚村等地的货物。这些地方的当地纸张主要靠驴、骡子驮运货物,其次是独轮车,也有少数是肩扛的。

水东聚集的纸张市场广阔。除了在地区各集镇出售外,商人们还用乌江子船(大船可载二三百吨,小船可载百吨左右)从水东运来成捆的土纸进行运输和出售。至河南芜湖、当涂、南京、滁县(今滁州)、徐州、商丘。长期以来,南京水西门、中华门、胜州路地区几乎所有的纸店都销售水东的高档纸、芯纸等产品。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品类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不同,水东的这三款产品销往芜湖、南京、上海等海外地区。当年的调查表还得出结论:“其中运销外地的只有蜜枣、粗纸和竹木器皿。其他产品仅能满足当地需求。枣、纸均产于水东,竹木器产于城市,“万钧”表明水东的产品可运销至南京、上海市场,并在这些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和影响力。而其他地区的产品只能在境内销售。因此,水东能够同时参与比其他乡镇更广泛的市场。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

制作人:佟大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民建成立80周年文艺作品展】... 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80周年,八十载风雨同舟,中国民主建国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同心同行。...
原创 东...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成立于1936年7月。她是由东北抗联第1?2军组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第1军...
原创 项... 说到项羽,不得不提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她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原创 美... 美国自独立以来,一共打了二百多次的战争,其中对印第安人的掠夺战争就多达百次以上。仅1945年到199...
原创 她... 引言 境遇相同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共鸣而互相扶持,就像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所说:“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
原创 河...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皇帝给民间人士御赐宝物的故事,还曾有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在得到御赐宝物后的心情,便作诗...
原创 世... 人是大地之主,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有智慧。但是每个人的智慧是不一样的,那些科学家、发明家等等无疑是...
原创 甘... 大家都知道,考古对于人类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