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项羽,不得不提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她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把项羽之败归结为不肯过江东,不愿东山再起,这种说法有相当大的市场,因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是这样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被刘邦部下追杀,一直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已停船在旁边等他,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富甲千里,民众数十万,足够大王东山再起了。”项羽大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项羽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当年自己跟八千江东子弟出来,现在就自己一个人回去,有什么脸面再见江东父老,就算他们嘴上不说,我心里也有愧啊,于是项羽就挥刀自杀了。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真是为了面子不肯过江,但原因真是那么简单吗?非也!从项羽的性格分析,他是一个至情至圣之人,为人很重感情,而他之所以在楚汉之争中落败,很多程度是感情用事的结果,比如子啊鸿门宴上,项羽本可杀了刘邦,可他顾念旧情不忍下手,最终让刘邦逃了去,对此范增还骂他“竖子不足与谋”,最终果然养虎为患。
项羽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从破釜沉舟可见一斑,军事上他虽然远胜刘邦,但在政治上却不如刘邦了,他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对待下属没有知人之明,两韩信、范增这样的人才他也不能好好利用,而且他不喜欢怀柔政策,对待俘虏还喜欢杀降,这都是他性格中的短板。项羽最大一个性格短板就是过于看重感情,刘邦当年逃命时,把自己儿子、女儿都直接扔下车,而且还反反复复扔了三次,听说项羽要煮自己父亲来吃,他却要求分一碗给他也尝尝,可见刘邦对亲情这种东西,是看得很淡的,项羽则完全相反,他把感情看得很重,比如他对虞姬的爱情。
项羽在垓下被围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功名大业,也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想到自己的战马和虞姬,史料称他自吟自唱“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可见项羽是个多么重感情的人,结合他的性格分析,就发现项羽不肯过江东,恰恰是被感情所绊。项羽逃乌江边时,有个著名片段叫霸王别姬,他最爱的女人虞姬离他而去,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项羽自然是心灰意冷,在危机中时他都能立马想到爱人虞姬,这时虞姬死掉了,那么他自己活着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就算打赢刘邦取得天下,没了虞姬自己也不会快乐,所以他放弃了斗争,放弃了过江。
项羽的乌江自刎,成为历史的千古悲剧,他“不肯过江东”中的“不肯”两字,暗藏着多少英雄气短的悲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