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成立于1936年7月。她是由东北抗联第1?2军组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第1军军长,王德泰任副总司令兼第2军军长。第一路军总兵力约15000人,转战于西起辽东,东至鸭绿江,北迄长图路,南到安东地区,在白山黑水之中坚持对日作战,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第一路军下辖有6个师,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这6个师的师长都是谁?后来的结局如何?
第1师师长叫程斌。
程斌是吉林伊通人,他一直以来都杨靖宇将军的得力助手和信任的干将。
第2师师长叫曹国安。
曹国安是吉林永吉人,1900年生,曾就读于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山东军政大学和北平毓文大学,1931年参加革命,先后任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总队迫击炮大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3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2师师长兼政委,1936年12月20日在抗击日伪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
曹国安牺牲后,第2师师长由曹亚范担任。
曹亚范从小就是个孤儿,在香山慈幼院长大,早年就接受党的教育,成年后被派往吉林省和龙县当小学教员,1931年入党,先后任和龙县县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2团政委、东北抗联第2军第3师政委、第一路军第2军6师政委;第1军2师师长曹国安牺牲后,调任第2师师长。
第3师师长叫王仁斋。
王仁斋是山东文登人,1906年生,曾就读于山东青州省立甲种农业专科学校,1927年入党并受党的派遣到东北以教师身份从事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王仁斋加入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第九路军上校教官,不久创建海龙工农义勇军,任队长兼政委;后改编为红军第37军海龙游击队,任队长。后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副官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师长、东北抗联第1军第3师师长。
第4师师长叫安奉学。
安奉学是朝鲜人,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1团团长,后东北抗联第2军第1师师长、第一路军第2军第4师师长。
第5师师长原定是由原东北抗联第2军第2师师长史忠恒(1906年—1936年10月)担任,后因故没有到任,不久又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因此,5师的师长由陈翰章代任。
陈翰章是吉林敦化人,1913年生,中学毕业后任教。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吉林救国军并结识了在救国军当参谋长的周保中将军,在周将军的带动下,陈翰章进步很快,1933年入党并成为救国军总部秘书长,后任宁安工农义务队指导员、东北反日联合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抗联第2军第2师参谋长、代师长。
第6师师长叫金成柱。
金成柱和第5师师长安奉学一样,都从朝鲜逃亡中国东北的,并在东北学习生活参加抗日斗争,他先后汪清抗日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第3团政委、东北抗联第2军第3师师长、抗联第一路军第2军第6师师长。
那么,上述6个师的师长们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打的特别艰辛,缺弹少粮、缺衣少药,这6个师前后8位师长,有5位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
其中,第2师师长曹国安于1936年12月20日牺牲,年仅36岁;第2师师长,时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的曹亚范于1940年4月8日,在濛江县龙泉镇西瓮圈被叛徒杀害,年仅29岁。第3师师长王仁斋,在1937年9月中旬筹集弹药过程中遭敌特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1岁。第5师师长史忠恒,于1936年10月的一次破坏日军供应线的战斗身负重伤,最终因缺少药而以身殉国,年仅30岁。第5师长,时任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的陈翰章,于1940年12月8日因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而两位来自朝鲜的师长,抗战胜利后都返回他们的祖国并取得了丰硕成就。
还有第1师的师长程斌没有提到,为什么?他后来却成了可耻的叛徒。1938年7月,程斌率其所部的115人叛国投敌,当了汉奸。他当汉奸之后 ,做的最大一件恶事就是带领日伪军摧毁了东北抗联的70多个密营,导致最信任他的杨靖宇将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最终导致东北抗联被日军打散,不得不退入苏联,杨将军也因此壮烈牺牲。
当然,人在做,天在看。当了汉奸卖国贼的程斌也没有好下场。全国解放后,程斌曾混入华北野战军当干部。1951年的一天,他打着伞在大街上着走着,突然有个人窜出来,和他拼把伞。好巧不巧,那个前来拼雨伞的人,也是个东北抗联的叛徒,为了自正清白俩人相互举报,于是,程斌的历史恶行就被查了出来,被判处死刑。这真是恶有恶报,苍天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