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晚年的薛仁贵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公元670年,率军征讨吐蕃,败于大非川。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被迫撤退,吐蕃彻底吞并了吐谷浑。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失败。高宗解除薛仁贵的文官职务。好在高宗记住了当年薛仁贵救他的功绩,此后两次使用,让他在云州取得了又一次伟大的胜利。他怀着极大的悲痛和荣耀而死,最后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然而,大非川之战始终是笼罩在薛仁贵和整个薛氏家族上空的乌云,让“大唐战神”的声誉大打折扣。有道是指父债由子还。如果我输了,我儿子当然可以赢回来。薛仁贵确实有一个好儿子,薛讷。
薛那是薛仁贵的长子。他为人正直,善于治军。然而,他并不是很幸运。公元714年,他进攻契丹,遭到伏击,被击败。薛娜罪有应得,罪有应得。唐玄宗认为他是有功之臣后,免死,降官为民,重蹈其父的命运。
无独有偶,同年八月,吐蕃侵扰唐朝边境,唐玄宗重新任命薛那为陇右防御使。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薛讷刻苦训练,希望洗刷大非川之战给父亲和家人带来的耻辱。
唐军连战数日,急需休整。但雪涅却认为,这是歼灭敌人的最佳机会。我们累了,敌人更累了。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就会给敌人重新集结的机会。机会来了,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在雪讷的鼓励下,疲惫不堪的唐军将士再次跃上马匹,继续追击。
前锋将王海滨率先追上吐军,但因兵力不足而陷入重围。王海滨以自己的战死为主力争取了时间。薛讷率军到来,吐蕃大军瞬间崩溃,死伤数万,尸横遍野,洮河断流。
唐军生擒了六枝乡敌将米洪,缴获了众多兵器和牛羊。父亲薛仁贵遭遇了对西藏最大的失败,儿子薛讷在44年后取得了对西藏最大的胜利,终于报了昔日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