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顿出生于英格兰苏格兰。他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并在牛津大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在威海卫工作期间,约翰斯顿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对中国了解的不断加深,约翰斯顿逐渐开始反感西方试图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中国。他认为:“东方和西方都处于各自社会发展的实验阶段,因此无论哪个半球“将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给对方都是不明智的”。
1918 年,约翰斯顿收到一份特别的工作机会。工作地点在北京故宫,工作内容是给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老师。
虽然当时溥仪已经退位,但成为皇帝的主子仍然是无上的荣耀,更何况庄士敦还是外国人。因此,他对这个特别的工作机会感到受宠若惊,很快就同意了。
约翰斯顿的出现为溥仪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的指导下,溥仪戴上了眼镜,使用了电话,甚至剪掉了辫子,这被认为是满族长辈最后的尊严。
溥仪有几位御师,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陈宝臣。约翰斯顿的到来也对溥仪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陈宝臣是我唯一的灵魂,约翰斯顿来了之后,我又获得了另一个灵魂。”
虽然离开了太师之职,但约翰斯顿与溥仪之间的师生友谊并没有结束。他们仍然保持着书信往来,甚至在一些重大决策上,约翰斯顿仍然会向溥仪提出自己的建议。
1938 年3 月6 日,约翰斯顿在家乡爱丁堡去世,享年63 岁。
参考文献:《紫禁城的黄昏》、《末代皇帝庄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