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杭州,恩师欧阳修为何要让他寻访两位僧人?
创始人
2024-11-05 13:12:49
0

原标题:苏轼被贬杭州,恩师欧阳修为何要让他寻访两位僧人?

苏轼的前半生基本上是在家乡四川梅州和北宋都城汴京度过的。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36岁的苏轼离开北京到杭州任职。此后三十年,他很少在一个地方工作或居住超过三年,杭州和黄州成为苏轼后半生在北京以外居住时间最长的两个城市。

与黄州相比,杭州更为特殊,因为它是苏轼唯一两次担任地方官的地方。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至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任杭州知县。十五年后,元佑四年(1089年)七月至元佑六年(1091年)三月,苏轼再次在杭州为官,任知州,掌管朝政。合计起来,他在杭州工作、生活已经四年多了。

在杭州时,虽然政务繁忙,但江南的秀丽风光、物产丰富、生活富裕、文风繁华,足以慰藉苏轼敏感的心灵,激发他无限的才华。据考证,现有的苏轼歌词集显示,苏轼是从杭州铜盘开始作词的。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在宋神宗面前大胆具体地批评了王安石的“法弊”。王安石本来想以“私盐”罪严惩苏轼,却不料“事出有因”。 “没有确凿的证据”,“没有理由坐下来”。与此同时,苏轼本人因害怕朝廷党争而主动求援,而王安石恰好“巧妙地压制了他的才华”。于是苏轼只好退场。神宗本来想封他为杭州刺史,王安石只愿封他为颍州刺史。神宗最终妥协,让苏轼担任杭州较优的知县,并于十二月初上任。

我到杭州上任三天后,就是传统的腊八节。他游览了西湖孤山,拜访了慧钦、慧思二和尚,并写下了《十二月游孤山,访慧勤、慧思二和尚》诗:

天上飘雪,云气盈湖,楼阁清山清。

水清,石鱼无数,深林无鸟。

腊月不回家,就是给老婆孩子治病。求道之人,其实是自娱自乐。

道士住在哪里?宝云山前的路蜿蜒曲折。

谁愿意呆在孤山里?道士知道山并不孤单。

纸窗竹屋深邃自热,我坐在棕色香蒲下睡觉。

天冷,路远,下人都为我担心。我必须开车回家,直到天色已晚。

出了山,回头望云树,只见野鹰飞来飞去。

这里的旅途轻松愉快,回家如梦。

写诗时急于追寻死亡,美丽的风景一旦失去就难以复制。

这首诗分为进山和出山两部分,以拜访会勤、会寺串联起来。第一次出发时间和地点。两个和尚住在一座孤山,孤山在西湖边,所以这首诗就从西湖开始。苏轼在一个昏昏沉沉、飘雪的日子里行车,看到西湖上空乌云密布,乌云低垂在湖面上。西湖边的楼楼和叠翠的山峦都笼罩在烟雾之中,呈现出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朦朦胧胧。苏时眼中,水清且浅,没有人影。只有鸟鸣声才显出山的深邃。这首诗的韵律足见苏轼的诗功。除少数句隔句押韵外,全诗自始至终押韵,音节流畅自然。清人云评:“忽重叠韵,忽分句韵,音节美妙,动作自然,不可复制,源于古乐府。”其中“孥”、“遁”字,都是危险的押韵。尤其罕见。

西湖孤山之美,是在冬日腊月天将下雪的时候吗?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可能是不被认可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西湖孤山唯春秋最美。此时的苏轼认为,腊八西湖孤山是一幅“清景”:云雾缭绕,白雪皑皑,远处的湖光山色朦胧;近处,湖水清澈,浅浅,鱼儿众多。山林空,鸟鸣。上孤山的路蜿蜒曲折,下孤山的路又遥远又孤独。离开鼓山,回头望去,暮色已尽,塔周围有孤独的野喜鹊盘旋。腊月,政府放假,是家家团聚、举行祭奠的节日。苏轼觉得“此行轻松愉快,到家如梦”。

苏轼此行,是遵照恩师欧阳修的指示,去拜访慧勤、慧思两位和尚。

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历史上两位继任的文学巨匠。他们也是一对著名的师生。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欧阳修为主考官,两人相识并建立了师生友谊。苏轼即位后,恭敬地给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表达对恩师恩德的诚挚谢意。欧阳修收到信后,高兴地写信给好友梅尧臣,表示读到苏轼的信“太高兴了!太高兴了”。他还说:“我应该避开这个人,让他走,多么高兴啊!多么高兴啊!”那种兴奋真是难以言喻,在书页上都看得一清二楚。随着对苏轼的了解更加深入,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真诚地对苏轼说:“我会老,福子会温柔。”我们对苏轼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他成为下一代文学领袖,担负起引导文化发展的重任。

此时,苏轼被贬出京。他的恩师欧阳修希望他在寻找慧琴、慧思两位和尚的过程中,不要放弃理想,不要沉沦,不要消沉,通过修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慧勤、慧思两位和尚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严寒严寒,但住的是“纸窗竹屋”,“坐睡布丁球”;宝云寺周围山路蜿蜒,寺院与世隔绝,荒凉荒凉。不受欢迎。但在结识了慧勤、慧思两位和尚后,苏轼感到“道者有道,山不孤”。在冰天雪地的天气里,他在宝云寺体验到了一种“深自暖”的春天气息。涌。在苏轼心目中,这是一个不凡、轻盈、飘逸的人物。

苏轼的长诗《末日访孤山见慧勤慧思二和尚》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效应”。二韵、和谐的诗篇相继出现。元佑五年(1090年),苏轼再次来到杭州,担任正妃。他不禁感叹:“犹醉西湖雨,十五年未见舞珠。”由此可见他对杭州的关心。此时,欧阳修、惠钦、惠思等人都已去世多年。苏轼的《六一拳名记》用深情的语言回顾了他的导师欧阳修与他的两个弟子惠钦、东坡之间的友谊。三人的关系完全摆脱了金钱和权力的束缚,有着超凡脱俗、宁静优雅的性格。

此后,苏轼的仕途虽然并不顺利,但他逐渐成长为昔日的欧阳修,成为文坛的佼佼者。苏轼被这一幕感动,感慨万千。他时常想起这位“一时知己”的老师。苏轼一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厚望。作为一名官员,他行事端正,从不失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