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代历史上颇为尴尬的一个国家。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德意志地区的统一相对较晚,错过了瓜分世界的末班车。再加上德国位于中欧,夹在各方势力中心,常常与周边国家产生纠葛。这导致了欧洲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间的相当不稳定局面,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两次战争均由德国挑起,尽管由于实力悬殊,德国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德意志民族在近代的成就却是举世公认的。德国的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屡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惊人的才华,赢得全球瞩目。
二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胜方的陪衬,财产被瓜分,而人才则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面对这一形势,美国在二战末期发动了一场名为“回形针行动”的秘密行动,旨在挖掘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才虽然是失败者,但却是有价值的财富。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一些武器,如V-1、V-2导弹、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等,虽然整体实力不及美国,但仍令美国赞叹不已。因此,美国对这些科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够将其收为己用。
然而,这已经是20世纪,而不是古代。在古代,可能会有“人才遇明主”的佳话,但在20世纪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接纳来自敌对国家的人才并非易事。不仅德国科学家们可能不买账,而且美国国内也有人强烈反对利用敌人的技术人员为自己服务。更糟糕的是,当时的德国并非一个普通的敌对国,它沦为了备受唾弃的纳粹控制。这些科学家大多与纳粹党高层有着紧密联系,有的甚至是战争罪犯。然而,面对美国的诱惑,这些科学家又岂能轻易拒绝?在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的高级科学家们身陷困境,有的担心被清算,有的生计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邀请成为他们的出路,也成为一种安全和富贵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秘密行动变得聪明而有价值,但也充满争议和不道德。
行动的代号是“回形针行动”,其目的是秘密搜刮纳粹德国的人才。美国军队派遣了众多秘密分队,搜集纳粹遗留下来的各种人才、先进武器装备以及资料图纸。虽然德国科学家们在这个困境时刻下或多或少地接受了美国的邀请,但这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国内存在反对派力量,而且在当时,德国是备受谴责的战犯国家,这些科学家们几乎人人是刽子手。美国内部的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与战争罪犯直接打交道,但问题是,这些科学家已经达到高层,与纳粹党有着紧密联系,有的甚至真的是战争罪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采取了秘密行动的方式,尽管有不少反对声音,但为了获取这些宝贵的科技人才,美国还是选择了默许。
根据统计,美国战略情报局把超过1600名原纳粹德国科学家、工程师,这真的是一场巨大的收获。行动的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首位科学家就是冯·布劳恩,他是纳粹德国V-2火箭的主要研制专家。在二战末期,他向美军投降,成为“回形针行动”的一部分。在美国,他成为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主设计师,领导着土星5号的研发。1955年,冯·布劳恩正式成为美国公民。NASA对他的评价是:“无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他在土星5号的设计和研发中功不可没,为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壮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回形针行动”是一场既聪明又有价值的行动,但它的光环下也难掩其不光彩和不道德的一面。直至今日,与这一行动相关的资料仍未完全公开,其争议性和敏感性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