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衢州赵汴祠
“南孔清风 勤廉衢州”。昨天(4月29日),新书《大宋名臣赵抃》在浙江衢州发布。
赵抃,衢州人,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北宋时与包拯齐名,人称“铁面御史”。千百年来,衢州的为政者与百姓一直纪念着这位杰出的乡贤。赵抃祠里,曾有四块醒目的匾额:一是北宋名相韩琦所题“世人标表”;二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所题“公忠孝慈”;三是康熙浙江总督李之芳所题“官箴师范”;四是道光衢州知府谭瑞东所题“第一流人”,都体现了历代士子官员对赵抃的敬仰。他在赴四川为官时,只携带一琴一鹤,轻车简从,低调清廉,留下“一琴一鹤”的典故,成为为官清廉的代名词。
本书作者王瑞来教授作《壮岁从宦清——“铁面御史”赵抃的另一面》主旨演讲,将赵抃作为士大夫政治背景下成长的一个典型,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宋代士大夫的主流精神,解读赵抃的现代意义。
他表示,曾实地参观了赵抃祠、沙湾赵抃纪念馆、谢高华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了解了当地对赵抃的研究,印象非常深刻。从赵抃的铁直清廉到谢高华的改革担当,其内在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为什么赵抃会出现在衢州,为什么赵抃会是这样的性格,良有以也。
主编赵一新、校点陈谊,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尚佐文、副社长杨清华就书籍出版缘起、编校、装帧设计等话题进行交流。陈谊表示,“金庸先生回访母校衢州一中时,曾以‘温雅豪迈衢州人’概括衢州人的性格品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显一种共性,温雅豪迈恰恰是赵抃的性情为人、为文为政最好的诠释。赵抃为人为政是铁直刚正的,铁面御史声震朝野,这是其豪迈的一面。但其写诗却是温雅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献集》说赵抃“其诗谐婉多姿,乃不类其为人”。这种内圆外方、外儒内道的剑胆琴心、侠骨柔情,恰好是宋代士大夫的典型风格。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张希清表示,宋朝是士大夫政治的时代。赵抃则是宋朝士大夫的一个典型代表,研究赵抃的生平事迹,可以对宋朝士大夫政治进行细致具体的观察。
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曹家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顾宏义,衢州市人大原副主任、赵抃后人赵正良,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衢州文史专家刘国庆等嘉宾作“南孔清风·勤廉衢州”赵抃勤廉风范文化学术交流,进一步解读赵抃其人其行其书的人文意义和当代价值。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大宋名臣赵抃》赠书仪式,启动了衢州市“清廉书屋读书角”微单元创建活动。这本著作面世,是挖掘本土乡贤故事,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全市“南孔清风”廉洁文化周启动的献礼。通过此书,传承千年清风,发扬“三勤三廉”的勤廉精神,提升“南孔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一琴一鹤’的故事,引领全社会形成更为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作者:沈竹士
文:沈竹士 图: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