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建议在北京五棵松附近修建一座可容纳一万人的礼堂。他的建议遭到了苏联专家组的拒绝。虽然苏联专家给出的建议客观上是合理的,但是苏联人其实是有自私的动机的。
新城与老城的分界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存在一个很大而突出的矛盾,那就是新城与旧城的分离。这种分离始于1946 年。
因此,1946年蒋介石接管北平后,也想建设新城区。因此,根据日伪政府的规划方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于是,在五棵松,该地区开始了新城区的建设。
事实上,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新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北京老城的古建筑和古风貌也得到了保护,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然而,经济的发展自然导致两个城区之间逐渐出现明显的裂痕和差距。
因此,在讨论制定北京城市规划时,梁思成的建议是在五棵松附近建设北京的行政中心。他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彻底保护北京古城的整体面貌。第二个原因是五棵松这个新城区已经拥有完善的现代化市政设施,正在发展繁荣。如果按照他的建议,北京的行政中心放在五棵松,那么接下来的万人礼堂选址自然也会放在五棵松。
苏联人认为北京的行政中心应该建在天安门周围。当然,他们的建议其实是自私的。苏联之所以选择天安门,简单来说就是想在北京看到莫斯科红场的翻版,在北京打造一个“莫斯科红场”。
虽然在建国初期,苏联人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发言权,但我们经过实际考虑,最终采纳了苏联人的建议,最终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周围建设北京新的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