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的“山寨手机王子”:曾有上亿身家,现在却痴傻流落街头
创始人
2025-05-30 07:37:54
0

原标题:华强北的“山寨手机王子”:曾有上亿身家,现在却痴傻流落街头

米尔恩:“一般人总是等待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当一个人梦想着如何去挣五万镑钱时,一百个人却干脆梦着五万镑就掉在他们眼前。”

中国是一个处在不断前进当中的国家,尽管清朝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清政府在近代社会反而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这些都不能将中国的进步全部否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历经多年时间,看准了时代的风向,毅然决然的投入到封建专职的潮流。而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又经过千年时间,顺应了现代化的浪潮,推动着国家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时代的风向一直在改变,但人类的进步则在于抓住了这个风向。

一. 抓时机的重要性

能否抓住时机,能否认清现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功依靠的不仅是努力,不仅是运气,同样还在于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否成熟,这不是得靠别人来告诉,而是得靠自己去寻找。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商海里沉浮的人,他们要想在市场当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想在众多的企业当中分一杯羹,光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肯定是不够的。能力是一方面,但同时还得把握好时机,一旦时机到了,就能够立刻做出反应,而不是继续停留在原地。

能否把握好时机,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有些人对于一些方面比较敏感,不需多说就能够适当的做出改变。而另外一些人却沉浸在自己的乌托邦里,不愿迎合市场,也不愿改变自身,这样的人大概率会失败。正如当年华强北的“山寨手机王子”:曾有上亿身家,现在却痴傻流落街头,就是因为在现代化的浪潮当中没有及时的顺应,最后只能成为摔倒在沙滩上的一人,不仅失去了全部的身家,就连精神都出现问题,人人唾弃。

二. 山寨手机市场的出现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发展的开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他们的一个最好时机,能否在市场的浪潮当中创造出一番成绩靠的就是现在。更何况,当时的市场在许多方面的管制都不严格,不仅是因为法律的不够完善,同样也是因为所有事物都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所有人都应接不暇,自然也就滋生了许多不正当的行业,这其中就包括山寨机的行业。

山寨机在二十一世纪初可以说是饱受欢迎,虽然那时的手机不像今天这样小巧方便,但作为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通话工具,手机的确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不过,手机刚开始传入中国市场时,价格是非常高昂的,只有一些真正的大老板才会选择购买手机,这就让山寨机钻了空子。有一位名叫陈金陵的农村小伙子,就凭借着山寨机的市场,赚了一个盆满钵满,更是被喻为“山寨手机王子”,因为当时几乎所有山寨手机的进货渠道,都被陈金陵一手垄断。

三. 山寨机王国一夜崩塌

陈金陵虽然出身贫困,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有着一个很好的经商头脑,更是一眼就看到山寨机的市场。尽管当时卖山寨机的人也不少,但那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在摆摊卖手机,陈金陵虽然也想发展山寨手机生意,但他不满足于永远摆摊,而是希望创立一个真正的市场。因此,陈金陵开始拼命的赚钱,而在赚到钱之后,他没有第一时间继续买进山寨手机摆摊,反而联系到更大厂家,从他们的手里拿到代理权,真正在山寨机市场中拥有了主动权。

从那之后,陈金陵就开始了自己的企业生意,他的代理权越来越大,人们也开始转而从陈金陵手里买手机,陈金陵更是成为华强北的知名人物。不过,山寨手机终究只会是一时的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支持正品也绝对不是口头上的空话。这一次的陈金陵却大意了,他看出了山寨手机的市场,却没有意识到打击山寨机的风向,这也导致在这场风波当中,陈金陵输得一塌糊涂。

结语

从山寨手机最大的供货商,到身负高额债务的普通人,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遭遇了这次打击,陈金陵再也没能站起来,他成为流落街头的痴傻之人,商业帝国也彻底成为过去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帝国,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形态,通常指那些人口众多、国土广袤、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
扬清风正气!广州持续深化骆秉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骆秉章是清代广东籍少有的正一品官员,首倡洋务、力行禁烟、为官廉洁、勤...
原创 不...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虽然只坚持了短短的14年,但这场农民运动...
原创 判... 近代的战争历史恍如昨日,人们在庆幸出生于和平年代时,更多是内心深处对军人的崇拜和感激,假使国难当头不...
石景山区博物馆之“玻璃钵” 随着1965年7月,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夫人华芳墓的发现,一批珍贵且精美的器物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为研究...
原创 宋... 引言 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常常败多胜少——章楶在元祐六年(1091)二月至元...
原创 一... 要说东北是中国的大后方,可能好多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东北是大后方?东北不是前沿阵地吗?大后方不应该是大...
原创 解... “粟裕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这句话,在解放战争时期,简直成了陈毅老总的一句口头禅。不管任何人向...
「天天成语」(45)两鼠斗穴 ...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其道远险狭,譬之犹...
原创 1... “经9月4日晚三度谈话,思想已通,仍回第十纵队工作。” 1948年9月5日一早,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