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兵工业有多强悍,生产能力有多少
创始人
2024-11-03 01:38:49
0

原标题:抗战时期,重庆兵工业有多强悍,生产能力有多少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兵工业,应该是最强的。当时有20万兵工人员,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努力生产。还有大量的兵工专家和技术人员,潜心研制武器弹药,为消灭日本侵略输送充足的武器,为抗战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兵工署就派人进入思创,勘察兵工厂的建造地点,并着重对重庆附近的铁矿,铜矿进行勘探。1937年10月29日,兵工厂所需的设备,就开始迁移到重庆,并逐渐向湘、桂、滇的大后方布点,1940年,全部迁移完毕。

全国17和直属兵工,有11个在重庆,全部是重点厂家。为了配合兵工厂,兵工署附属单位,也大部分迁移到重庆。比如,3个专业的弹道研究所,精密研究所;军政部兵工学校,也从南京迁移到重庆。

从这个时候其,重庆成为中国大后方兵器工业中心。

重庆兵工业到底有哪些成就和贡献呢!

第一,研制出大量的适合中国军队的步枪和机枪

陆军作战,步枪和轻重机枪,是最重要的武器,也是消耗最多的武器。从1938年3月2日开始,重庆兵工企业,就大量生产马克沁机重机枪,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战前线。1940年10月,兵工署第21厂,又上了中正步枪和捷克轻机枪生产线,每月可以生产上千支。

1942年,捷克轻机枪,也达到国际水平,各种零部件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使用非常的灵活,其威力甚至可以打低空飞行的飞机。生产线的简称,基本上满足了抗日战争期间,步枪和轻机枪的消耗补充。

第二,成功研制战防炮

日军的装甲车,抗日战争初期,可以说是中国军队的噩梦,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中国兵工署专门到德国购买战防炮。但是由于欧洲战场,战事激烈,一直到1940年3月,才有一部分运到中国。

兵工署第50厂,开始进行研制战防炮工作,经过一番的努力,1941年3月,中国仿制出完全合格的战防炮,并大量投入生产。战防炮投入战场之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二七弹筒研制成功

掷弹筒,是短距离远程最佳武器,每当中日两军对峙之时,日本就会用掷弹筒猛烈攻击,中国军队因此伤亡惨重。鉴于这种情况,兵工署寺30厂,组织技术人员立即进行研究生产。

1938年,成功研制出,中国自行生产的“二七掷弹筒”。

这些兵工厂,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多少武器弹药呢!

首先,迫击炮是步兵作战,非常有效的一种压制性武器,抗日战争期间,每月消耗59门,而重庆每月可以生产141门,完全可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其次,抗战时期,炮弹的消耗数量,每月为62997枚,平均每月生产62411枚,消耗与生产几乎持平,也能满足战争的需要。

抗战期间,每月生产子弹1115粒,生产步枪1.3万支,重机枪每月生产188挺。

总体来说,重庆兵工署的军工产业,基本上能满足抗日战争的需求。

如此庞大的军工产业,还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更是数不胜数,有机会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其中几位典型的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