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江南被视为南蛮之地,与中原文明相距万里。江西吉水发现一座距今1700多年、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古墓。蔡京砖室土墩墓”,考古学家称其为“江南最大的古墓”。这座形似地下城堡的东吴墓,给专家们带来了棘手的问题。那么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它是怎样发现的呢?发掘工程曲折离奇?
时间转到1991年8月,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动脉即将经过江西。江西吉水段的施工人员在吉水一座名叫“三万寨”的小山上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接到消息后,文物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抢救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钻孔发现,这座砖砌大墓极其长,长宽均超过15米,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堪称“豪宅”。吉水墓建在一个浅坑中,建成后,墓穴的大部分仍高出地面,土堆最终将整个墓室隔离开来。这种独特的形式由于该墓十分珍贵,文物部门决定对其进行整体搬迁、修复和保护。
当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时,考古人员立刻感到失望,因为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多年来多次被盗。墓中并没有发现金银玉石等物品,但考古人员仍在遭到抢劫。墓内出土珍贵文物百余件。专家通过对墓内文物和墓形的分析,确定该墓的年代为三国时期,墓主人应为唐朝的妹夫谭绍。孙权夫人,东吴时期的重臣。
最令人惊奇的是,古人在建造这座结构复杂、形状奇特的地下城堡时,居然用了像积木一样堆砌的墓砖,每块砖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很好地利用了物理原理。原则。这会给准备迁移古墓的考古学家带来麻烦。在重建过程中,专家们也尝试过使用这种方法,但都失败了。无论怎么建造,都达不到平衡点,考古专家们也束手无策。最后我用了粘合剂。
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东吴墓,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神奇的智慧和创造力。积水墓如今在博物馆里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