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位于俄罗斯和中国交界处,是一个内陆国家,总人口约348万,别名外蒙古。该国的主体民族是蒙古族,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同根同源。蒙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后来,大蒙古国发展为元朝。清朝建立后,蒙古被纳入清朝的版图,直到沙俄控制蒙古后,外蒙古于1921年宣布独立。至今,外蒙古已经建国103年。作为曾经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外蒙古如今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早在公元7世纪之前,唐朝就曾在蒙古地区设立过安北都护府。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曾被统称为鞑靼。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其孙子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元,并建立了一个由蒙古族创建的统一帝国,元朝延续了98年。元朝被清朝征服后,蒙古各部被纳入清朝的版图。然而,随着清朝末期政权的衰弱和内外矛盾的加剧,沙俄的干预加重,导致外蒙古在1911年宣告独立。 沙俄当时自封为蒙古的保护国,而清朝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被迫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只在库伦及其以北的蒙俄边境驻有少量军队。1921年2月3日,温甘伦的部队击败了中国驻军,随后,蒙古君主立宪政府正式宣布独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外蒙古才被正式承认,并于1949年10月16日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61年,蒙古国才正式获得联合国的承认。 蒙古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其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其中戈壁沙漠就占了40万平方公里,约为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蒙古国气候干旱,超过一半的时间被大陆高气压覆盖,是全球高气压最强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极少,农业发展十分困难。由于这些因素,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贫困问题严重,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过去,蒙古人民受苏联影响,长期处于苏联阵营,与中国的关系较为敌视,甚至有敌对情绪。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逐渐发展为社会主义强国,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今的中国,经济强盛,文化被全球认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外蒙古的年轻人对中国的经济繁荣和丰富的物质生活感到向往,很多人希望到中国旅游、求学,态度与几十年前大相径庭,已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近年来,外蒙古政府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外交合作,推动经济多元化,并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已经建立了多个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矿产资源领域,蒙古国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铜、金等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中蒙之间的贸易额高达122亿美元,双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