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因为遭到小人的诬陷,被君王排斥,最终被流放。他在《九章·怀沙》一诗中写道: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意思是说,奸诈的小人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最终让小人得意,而正直的人却被赶走。这个表达揭示了颠倒黑白成语的来源。那为什么会有人颠倒黑白呢?其实很简单,这往往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就像一个世纪前,美国一位著名的黑人小女孩,她的皮肤明明是黝黑的,但当地州政府硬是宣布她是白人,这种荒诞的事情,背后正是因为这女孩的财富。
莎拉·雷克托(Sarah Rector)是黑奴后裔,出生于1902年,她的祖先曾生活在印第安部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约有3000万,但随着殖民者的到来,这片土地的开发与扩张带来了大量黑奴。这些黑奴被迫从事最艰苦、最脏的劳动,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美国独立并经历内战后,逐渐步入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在1890年到1917年的进步时期,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壮大。石油成了当时最重要的资源,而莎拉正是出生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然而,她和石油似乎没有任何关系,最初她的家庭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莎拉生活在俄克拉荷马的印第安地区,而美国政府当时承诺,将土地分给当地土著民,作为扩展领土的补偿。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富饶的土地都被分给了白人,莎拉家族只得到了一块贫瘠的荒地。这样的土地不仅无法种植粮食,而且还得向州政府交纳土地税,每年交30美元的税款,生活十分困难。莎拉的父亲曾尝试通过法院卖掉这块地,但法院拒绝了,因为这些土地是政府以补偿和人道为名分给黑人的,不能反而打自己的脸。 就在莎拉一家陷入困境时,转机突然出现了。原来,莎拉的家人把这块贫瘠的土地租给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即洛克菲勒创办的公司),让他们去勘探油矿。按照合同,如果发现油田,莎拉一家可以从中分得12.5%的收入。虽然当时他们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但没想到,这一决定成了转折点。 石油公司愿意租用莎拉的土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石油大热,任何有潜力的土地都不愿错过;二是莎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59.14英亩(约64公顷),虽然是荒地,但面积足够大。1913年8月,石油公司果然在莎拉的土地上发现了丰富的油田,而且是自喷井,采油成本低,收入却惊人。油矿的发现使得莎拉的命运彻底改变,她一夜之间从贫困变成了俄克拉荷马州的富翁。 莎拉的油田位于美国著名的库欣油田,这个油田在短短8年内就成为全美最大油田之一,创造了日均30万桶的记录。库欣不仅是炼油重镇,还是全球石油定价中心。莎拉所在的油田是库欣地区产油最密集的地方,刚开始日产量就达到2500桶。那时美国居民的月收入最多不过50美元,而莎拉每天的收入就达到300美元!10岁的莎拉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由于莎拉突然成名,许多白人向她求婚。按照当时的法律,莎拉聘请了一位白人农民来帮她打理财务。更荒唐的是,俄克拉荷马州政府竟然以莎拉足够优秀和美好为由,宣布她是法律意义上的白人。显然,这些决定与她的财富密切相关,如果莎拉没有这笔财富,政府根本不会为她改种族。 莎拉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后,许多人开始宣称她本来就是白人。到了18岁,莎拉已经是全美闻名的百万富翁,进入了大学,还住进了豪华别墅。她没有接受白人求婚,而是在高中毕业后嫁给了一位黑人男子,他们育有三个孩子,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丈夫经营汽车生意,莎拉则从事各种投资,拥有大量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65岁平静去世。 莎拉的一生充分证明了《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使莎拉购物时并不被允许与真正的白人一起,但商店为了她的财富,却愿意为她关门,独自接待她。莎拉的经历告诉我们,财富不仅能改变生活,甚至能让黑变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