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是汉族历史中的一段极为痛苦的经历,也被大多数历史学家视为汉民族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特别是在五胡之中的羯族所建立的后赵政权时期,北方的汉族人民几乎面临了种族灭绝的威胁。
可以说,羯族在当时是汉族人民的噩梦。这一族群以其极端暴虐和食人嗜好而臭名昭著。据史书记载,羯族的军队在行军时不携带粮草,反而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他们在夜间多次侵犯这些女性,白天则将她们宰杀、烹煮食用。
《载记》记载:“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最终,随着武悼大王冉闵的崛起,汉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反抗。被压迫已久的汉族人们响应号召,二十多万羯族人最终被杀害,尸体抛弃在城外,羯族从此受到了重创。幸存的羯族人逃回了自己的老巢,但在回程途中,他们与其他胡族发生冲突,甚至出现了人肉相食的现象。羯族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羯族的暴行,几乎可以说是罄竹难书。羯族最初是匈奴的一个分支,甚至可以说是匈奴的奴隶。西晋的八王之乱爆发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起义,其中匈奴人率先发动战斗,羯族人也顺势崛起。最终,在发动“永嘉之乱”后,羯族的石勒取代了匈奴,建立了后赵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出生的皇帝。
然而,石勒上台后实施了“胡汉分治”的政策,要求不再称羯族人为“胡人”,而是称他们为“国人”,并强烈禁止任何带有歧视的言辞和行为,否则会受到严惩。除此之外,石勒在位期间纵容羯族人对其他民族的压迫,甚至规定,羯族人劫掠汉族士人时不必承担任何责任。若羯族人需要某些物品,则可以随意从汉族人那里索取。
如果石勒对汉族人的暴行已经让人痛恨,那么他的继任者石虎更是暴虐至极,简直如同恶魔一般。石虎是石勒的侄子,他通过残忍的手段,杀害石勒的家族成员,篡夺了皇位,表现出极端的暴虐性格。在他的统治下,后赵政权的暴行达到巅峰,石虎掠夺了五万名汉族女子入宫,并肆意折磨她们。与此同时,石虎还兴建大量宫殿和园林,导致百姓的生活困苦,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据记载,石虎征调汉人修建宫殿和园林,劳役导致北方汉族人口锐减至六七百万。人口的严重不足导致土地无人耕种,而当时北方连年战乱,造成了粮食短缺。为了补充军粮,石虎命令军队掳掠汉族女子,把她们杀害后当作食物。可见石虎与其统治下的羯族,何其残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无情的暴君居然信仰佛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石虎的儿子石邃,比他还要恶劣。石邃常常将美丽的侍女斩首,并将她们的头洗净,放入盘中,拿去给大臣们观赏。历史文献中记载:“斩首洗血,置于盘上,传公视之。”可以看出,后赵政权在石虎父子统治下,真是残暴无比,令人发指。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石虎养孙的冉闵,站了出来,成为了反抗羯族暴政的民族英雄。
冉闵的事迹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但需要澄清的是,网络上传闻的“屠胡令”并不存在。不过,冉闵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他为汉族民族争取生存的努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反胡斗争也表现在他的遗言上:“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得不称帝邪?”
在“五胡乱华”这一历史乱局中,北方的汉族人民几乎被屠杀殆尽,但冉闵在北方建立了政权,他的贡献绝不亚于其他伟大的民族英雄。
有人认为冉闵的反胡行动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和争夺权力,毕竟他是石虎的养孙,身为汉人,按理说民族意识应该不会太强。然而,冉闵在多次行动中展现出了他深切的民族反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史书《晋书》记载,冉闵下令:“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他要求城内的人做出选择,愿意与他共同对抗的就留在城内,而那些不支持他的则不得不离开。结果,所有的羯族人都走出了城门,冉闵于是下令将这些羯族人全部杀害,不分男女老幼,二十多万羯族人就这样死于屠戮之下,他们的尸体被扔到城外,任野狗和狼群啃食。
冉闵发动的大规模屠杀让汉族人民感到极大的鼓舞,纷纷响应他的号召。羯族暴政的残忍对北方其他胡族造成了巨大的震慑,许多迁徙到中原的胡人也在冉闵的反击下陷入了混乱。回程途中,胡人之间爆发了惨烈的争斗,甚至发生了人肉相食的现象。最终,大部分胡人未能成功回到原居地,幸存者寥寥无几。可以说,冉闵的反抗行动不仅为汉族复仇,也间接导致了百万胡人的死亡。
冉闵的屠胡之举虽然极端,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汉族的生存。若不是冉闵果断出手,北方的汉族人民或许会面临更大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