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网上有一个采访,其中一位日本专家提到,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并不是因为美国投下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决定进攻日本本土,这对日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若苏联没有出兵,日本可能不会在中国投降。显然,日本不承认自己是因为与中国和同盟国共同作战才投降的,而是单纯因为害怕某一个国家。从1945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0年,但日本仍然在回避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甚至有日本政客多次发表挑衅中国的言论,像是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呢?俄罗斯的专家对此给出了解释:日本面对俄罗斯时,总是外交上讨价还价,但从不敢做出实质性的行动;但对中国却不同,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容易被欺负。
日本的侵略历史由来已久。这个岛国从古代开始就有对外扩张的野心。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趁着朝鲜半岛的乱局,派遣数万水军攻打新罗,结果被唐军在白江口打得惨败,战船被焚毁殆尽。到了明朝,日本的浪人和武士组成的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了近两百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论是渔村还是城市,只要能抢的地方,都不放过。真正让日本的侵略野心膨胀到极点的是明治维新。通过全盘西化,日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和军事化,国力迅速增强。1894年,日本主动挑起甲午战争,轻松打败了腐朽的清朝海军,不仅割走了台湾,还得到了巨额赔款。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的侵略步伐越来越疯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短短四个多月便占领了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几乎整个中国都陷入了战火。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惨遭屠戮;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将中国人当作活体实验对象;敌后战场的三光政策使得无数村庄被夷为平地。然而,在日本的侵略史中,却从未有过认错的传统。古代败给唐朝时,他们觉得是技术不如人;近代战胜清朝时,他们觉得是制度更优越;而在二战中战败,他们也不认为是输给了中国,反而把投降的原因归咎于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出兵。这种缺乏反思的历史观,使得日本从未将侵略中国视为耻辱,反而觉得是运气不好。这种根深蒂固的侵略基因,再加上对历史不反思的态度,为后来的挑衅中国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日本总是敢欺软怕硬?俄罗斯专家的分析非常到位:日本对俄罗斯只敢嘴上说说,但对中国则频频采取实际行动。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其对日本的态度一向简单直接:不服就打,犯错就罚,从不讲情面。二战末期,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短短几天就歼灭了号称皇军之花的百万大军。而且,苏联直接占领了北方四岛,至今并未归还日本。每年,日本政客都会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问题进行谈判,但俄罗斯的回应始终是: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普京曾公开表示,俄罗斯的领土虽然广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想要就来抢。 而对于日本渔船越界捕捞,俄罗斯海岸警卫队直接扣船处理,毫不手软;日本政客若敢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发表挑衅言论,俄罗斯立刻派战略轰炸机绕日本列岛飞一圈,实际行动回应。反观中国,中国一直以来对日本的态度充满了仁慈和善意。二战结束后,中国放弃了战争赔款,尽管当时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中国放弃赔款,显示了大国的宽容与大度。对于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进行严厉惩处,反而给予人道主义待遇,最终全部遣返。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邀请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帮助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可以说,中国对日本的宽容在世界历史上是难得的。 然而,在日本眼中,这种仁慈却被误解为软弱可欺。日本是典型的恃强凌弱民族,他们认为只有在拥有绝对实力和强硬态度时,才能赢得尊重。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宽容反而成了日本的双重标准:他们对俄罗斯恭敬有加,不敢轻举妄动;但对中国却总是得寸进尺,不断挑衅。日本的野心从未收敛,如果说过去的侵略是历史的遗留,那么现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则是在明目张胆地继续挑衅。从篡改历史教科书到争夺钓鱼岛,从参拜靖国神社到干涉台湾问题,日本的一系列举动都在挑战中国的底线。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将南京大屠杀称为南京事件,并宣称死亡人数无法确认,把慰安妇问题称作自愿参与的妇女。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日本的教科书不断修改,甚至大幅删减了侵华战争内容,将日本描绘成二战受害者。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在日本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甚至不了解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 日本的这些做法显然是有目的的:通过篡改历史,让年轻一代忘记侵略罪行,为军国主义的复辟铺平道路。今年,高市早苗的挑衅已经突破了外交底线。她出身右翼家庭,从小就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公开否认慰安妇历史,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编造的谎言。最令人震惊的是,她在国会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可能会武力介入台海问题。近年来,日本不断削弱和平宪法,背弃专守防卫的原则,增加国防预算,发展进攻性武器,并与美国、英国等国结成军事同盟,在亚太地区开展军事演习,围堵中国。这一系列操作表明,日本的野心已经不再仅仅是对历史的否认。 中国的仁慈从来都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大国的胸怀。但仁慈是有底线的,善良也有原则,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中国的反击就绝不会缺席。事实上,中国的仁慈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主权。一旦日本突破这个底线,中国的反击将毫不犹豫。日本之所以敢持续挑衅,还因为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中国的GDP稳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也跻身全球前列,拥有航母、隐形战机、洲际导弹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的海军舰艇总吨位已超过日本,空军的先进战机数量也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14亿人口,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让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现在的中国,具备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人民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但绝不会畏惧任何挑战。任何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