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朝时期,齐国始终是周朝体系下,实力堪称举足轻重的诸侯国。甚至在西周中期,周廷就有驾驭不住齐国的趋势。并且,齐国也是周朝诸侯中,坚持到最后的诸侯之一——秦王政横扫六国的时候,齐是最后一个覆灭的。
可以说,周朝开张的时候,齐就被封为诸侯。周朝灭亡若干年后,齐才灭亡。
不过,从家族角度视角来看,齐国在战国初期出现过政权更迭:本来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做君主,也就是姜氏齐国。但是在姜氏齐国后期,姜氏齐国的权臣田氏取代了原本的君主,建立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齐国。
那么,田氏齐国的建立过程如何,原本齐国的姜氏国主哪去了?
田氏家族本来不是齐国人。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缘故,田氏家族的祖先抵达齐国讨生活。因为田氏本来是陈国的贵族,因为陈国的内乱而流亡齐国,并且以田为姓氏。当时齐国君主也给田氏的祖先安排了工作。就这样,田氏开始在齐国生活。这一生活,就是几百年的时间。
田氏的族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齐国的新贵族。并且,田氏在齐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到了齐景公在世的时候,田氏出身的大臣田乞在齐国朝野收获很高的威望。齐景公在世的时候,他还能暂时压制住田乞。等到齐景公一死,田乞参与了拥立新君主的活动,并且齐国的大权也趁机被田乞掌握——并且,之前田氏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在齐国也算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这也意味着,田乞的权力基础十分牢靠,很难被轻易动摇。
一般认为,田乞夺权是姜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的重要节点。
田乞死后,田恒继承田乞的权力。当时齐主打算利用这个权力更迭夺回权利。不曾想田恒早有防备。所以田恒发动政变,重新册封了新的齐主,然后自己继续当权。当然,田恒此时也在观察齐国民间对于自己废立君长的反应。田恒眼看民间反应不激烈。同时田常也清楚自己这么干,田氏已经没了回头路。于是田恒开始利用手里的权限对姜家人进行大规模清洗。这些都保证姜氏处于人丁处于可控状态,不至于有翻盘的基本盘。
终于到了齐康公在位时期,此时田氏的宗主是田和。齐康公眼看已经无力翻盘,自己本身也是田家人册立的傀儡。所以齐康公也开始躺平生涯:本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情声色的想法,开始混日子。甚至齐康公觉得,自己早点死未必是坏事儿,最起码姜氏齐国亡国之君的帽子可以甩掉了。
不过,田和没有给齐康公这个机会。当时,周朝体系内,已经出现了三家分晋:晋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并且周天子还册封了这三个为新的诸侯,承认了三家分晋的合法性。所以田和觉得,田家不应该继续和姜家人扯皮了。
于是田和把齐康公驱逐到一个偏远的地区,继续保留姜氏齐国的法统。而自己则宣布继承齐侯的地位。之后田和联系魏文侯,表示自己虽然做了齐侯,但没有天子的承认,自己的这个诸侯就是黑户,自娱自乐。所以魏文侯能不能帮着跟天子说一说?好处肯定少不了。
魏文侯于是联系天子,并被天子表示,这田家人如果做了诸侯,那肯定少不得给天子送礼。天子盘算,自己的天子身份,好像唯一的变现价值就是这个了,所以哪里会不同意?就这样,田和得到了天子的承认。
后世提到周天子承认韩赵魏和田氏,都说礼崩乐坏天子软弱。其实想硬气是要有本钱的,问题是那会儿天子哪有这个本钱啊?
田和被天子承认为诸侯,是在西元前386年。七年后,齐康公去世。之后田氏齐国废掉了姜氏的宗庙祭祀活动,姜氏后人对封地的继承权也被剥夺(其实齐康公在世后期,封地已经被没收了)。这在中国传统史观视角来看,意味着姜氏齐国彻底灭亡。
齐康公去世之前的那段岁月,生活很困顿。齐康公应该去世于现在山东烟台芝罘一带。
大约过了一百六十多年后,田氏齐国被秦王政灭亡。田齐末代国王田建被秦始皇流放在荒野中谋生。田建也是饥寒交迫中去世。此时的田建,命运堪称齐康公的翻倍。
所以,不要不相信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