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其一系列言行不仅危害地区稳定,更祸及日本自身。
这绝非一时失言,而是其极右面目的彻底暴露。回顾高市的从政经历便可发现,极右争议从未与她真正剥离,早已成为她政治标签的底色。她甚至与宣传纳粹思想的人合影,为美化希特勒的书籍作序……
履历争议行事越界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起点,因一段美国经历的表述争议备受关注。她自称赴美留学期间,曾在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帕特·施罗德手下担任“立法研究员”。
1989年回国后,高市便以“拥有美国国会经验的立法专家”形象进入公众视野。彼时日本自民党深陷瑞可利丑闻,因“政治黑金”问题被舆论批评,急于寻找外部经验改善形象。看到这位美国“立法研究员”,便想请高市来给自民党高层讲一讲美国的政治资金是如何运营的。
结果,这场期待中的专业分享却意外“翻车”。这位“立法专家”讲得前言不搭后语,自民党方面发现,原来高市压根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后来,有日本记者发现,美国国会并没有“立法研究员”这一头衔,高市当时在帕特·施罗德的办公室,只是一个无薪助手,每天的工作局限于打印文件与事务接待等行政杂务。
可见,高市的政治起步阶段存在职业诚信方面的争议。这种对自身经历的夸大包装,不仅折射出其早期专业积累的薄弱,更形成了与后来极右政治立场相呼应的行事逻辑——为达成目标不惜突破表述边界。
自相矛盾漠视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的这种倾向并非孤立存在,在其政治生涯早期,便与自民党内美化纳粹的言行产生了关联。
1994年,自民党东京都支部的公关主任小粥义雄出版了《希特勒的选举策略》一书,该书以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作为重要引用来源,公然对希特勒予以赞扬。
这种为纳粹招魂的书籍,甫一出版就引得海内外舆论谴责,最终因人权组织投诉被禁售。
这本争议书籍与高市早苗的直接关联,藏在书的序言中——为该书执笔作序的正是她本人。
高市甚至在序言中称:“我从被确认为候选人的那一刻起,就遭受了诽谤、诋毁和威胁。我和我的家人都深受其害。正如作者所说,通往胜利的道路在于‘坚强的意志’。年轻人,怀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与梦想,让我们迎接挑战吧!”
这番表述将个人政治遭遇与书中推崇的“意志论”绑定,变相认可了书籍传递的极端逻辑。
当然,今天询问高市早苗这件事,她肯定不承认。2014年,在该书出版20年后,高市的办公室称:“我们对这本书没有任何印象,也无法发表评论。高市本人也不认识作者。”
这一回应显然难以自圆其说。不认识书籍作者,却能为书籍作序,高市早苗可真是太“热心肠”了,这背后被认为是对其自身极右立场的刻意回避。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