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南丽江)11月18日上午10时,“群贤宝翰——宝贤堂石刻艺术展”在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启幕。
太原市双塔博物馆馆藏《宝贤堂集古法帖》与《古宝贤堂法帖》原石及拓本,是明清书法刻帖的艺术典范与千年文脉的稀世载体。两部法帖汇聚了上迄仓颉、下至明清近2500年间逾百位书法大家的墨迹精华,历史、书法、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华文明有序传承的历史见证。
展览聚焦双塔博物馆馆藏宝贤堂法帖,通过“翰墨渊薮”“墨舞笔韵”“法墨新规”三个单元,深入解读宝贤堂法帖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展览共计有展品67件,其中明、清原石5通,明、清拓本16件,拓片36件,复制碑4通,出版物6件。原石、拓本与拓片相互映衬,辅以高清数字影像、互动体验及文创展示等多元手段,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碑刻遗迹甲于天下。宝贤堂法帖荟萃历代书法名家瑰宝,其所追溯的晋唐法度与审美理想,正是齐鲁士人千百年来所尊崇与研习的典范。此次展览以石刻为纽带,架起太原、青岛两地文明对话的桥梁。
据了解,这是双塔博物馆推出的首个外出巡展项目,也是馆内核心文物“宝贤堂”石刻的首次跨省亮相。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晋鲁并青两地山海和鸣,文脉相通,共同拥有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此次《群贤宝翰——宝贤堂石刻艺术展》走进齐鲁大地,黄海涛声应和着汾河墨韵,进一步架起太原青岛两地文明对话的桥梁,相互间更加增进了友谊。
本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青岛市城阳区委宣传部、青岛市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双塔博物馆、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承办,得到山西省文物局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