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97 岁的薛岳被推上法庭受审。法官发问后,他沉默了很长时间,随后说道 “我杀了十万日本人”,这句话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1993年深秋的一个午后,台南地方法院的审判庭里坐满了人。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斑驳的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97岁的薛岳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端坐在被告席上,双手扶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手杖。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脊背依然挺直,眼神锐利如鹰。
法庭的空气中弥漫着樟木和旧纸张混合的气味。
法官翻阅卷宗的声音在寂静的审判庭里格外清晰。
这是一起普通的房屋租赁纠纷案,原告是台湾银行,被告正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
当法官询问薛岳为何长期拖欠租金时,老人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法庭。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回忆遥远的往事,然后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道:
"我杀了十万日本人。"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法庭炸响,旁听席上顿时鸦雀无声,连书记员记录的手也停了下来。
薛岳的一生可谓传奇。
1896年冬天,他出生在广东乐昌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给他取名"仰岳",希望他能以民族英雄岳飞为榜样。
少年薛岳常常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报效国家。
十五岁那年,他独自背着行囊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
在军校的日子里,他每天清晨第一个起床练习枪法,夜晚总是在油灯下研读兵书。
同学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因为他训练时总是不知疲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薛岳被任命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1939年的一个雨夜,他站在长沙城墙上,望着远处日军的篝火连绵如星河。
参谋送来蒋介石要求撤退的电令,他看后将电报揉成一团,沉声说道:
"誓与长沙共存亡。"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薛岳独创的"天炉战法"重创日军。
他命令士兵在田间挖掘无数陷阱,将大道改造成仅容一人通行的窄路。
当日军坦克陷入泥泞时,他亲自率领部队从侧翼包抄,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那场战役持续了七个昼夜,最终歼灭日军四万余人。
晚年隐居台南的薛岳,住在简朴的平房里。
每天清晨,他都会在院子里练一套太极拳,然后坐在藤椅上翻阅旧时的战地日记。
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当年各大战役的位置。
他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望着远方出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法庭事件过后,当地政府为薛岳安排了新的住所。
搬家那天,他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个木箱,里面装满了抗战时期的勋章和照片。
当拿起一枚青天白日勋章时,他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这些物件见证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也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98年春天,薛岳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103岁。
葬礼上,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兵拄着拐杖前来送别,他们朝着灵柩庄严地行了最后一个军礼。
葬礼结束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已经磨损的《岳飞传》,书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这本书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见证了他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与追随。
如今,在薛岳的家乡广东乐昌,当地政府将他故居改造成了纪念馆。
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瞻仰,特别是一些年轻父母,会带着孩子来了解这位抗日英雄的事迹。
纪念馆的讲解员总会特别提到1993年那场特殊的庭审,以及老将军那句石破天惊的"我杀了十万日本人"。
馆内陈列着薛岳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获得的勋章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薛岳的一生,正如他崇拜的岳飞一样,尽忠报国,鞠躬尽瘁。
虽然他晚年遭遇困境,但历史终将给予公正的评价。
他那句在法庭上的宣言,不仅是对个人战绩的陈述,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这段历史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每当人们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些珍贵的文物资料,都能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个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